">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通訊員吳蓉蓉、唐玥
2015年4月1日,宋發軍、劉曉靜夫婦在荊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領取了全省首本《不動產權證書》,標志著湖北省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正式落地,結束了長期以來房、地、農、林等分散登記的歷史。
十年來,這場改革已深入城鄉每個角落。從江漢平原到鄂西山區,一本本不動產權證書不僅明晰了產權歸屬,更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重要紐帶。
破解“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的“湖北解法”
“等了10多年,今天終于拿到‘大紅本’了。”2024年10月1日,十堰市皓景麗苑小區,業主程女士撫摸著嶄新的不動產權證書,眼角泛起淚光。這個建于2013年的小區,因存在違建、消防未驗收、欠繳土地出讓金等問題,業主們等了十多年都無法辦證。
2024年8月,湖北開展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專項整治,該項目被納入十堰市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化解清單。“我們先后5次與業主代表討論化解方案,現場督辦違建拆除與消防隱患整改,協調稅務等部門實施稅繳分離。”十堰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回憶,“那段日子,我們幾乎天天泡在小區里,最終用70天為業主啟動登記。”
2024年,全省為823個項目(涉及房屋23.6萬套)打通辦證路徑;2025年再起底問題項目390個,截至10月底,已化解389個問題(涉及房屋9.07萬套),化解率99.74%。
“群眾無過錯你就辦,如有責任我們來擔。”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的這句話,成為全省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的基本原則。
解決存量問題的同時,湖北更注重從源頭堵漏。“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安全感滿滿!”2024年12月,在卓爾·恩施客廳交房現場,業主張女士同時拿到新房鑰匙和不動產權證書。這種“交房即交證”模式已在全省推廣,截至目前,全省組織“交房即交證”項目1131個,頒發證書42.95萬本。
資源要盤活:鄉村振興的“產權鑰匙”
2022年12月30日,全國首本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動產權證書在咸寧市咸安區頒發。通過確權登記,農民對承包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完整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真正成為可以盤活的“活資產”。
2023年9月19日,湖北省首本農村土地經營權不動產權證書在咸安區賀勝橋鎮萬秀村頒發。“有了這本證,我們敢投入,農民權益也有保障。”領證人中桂集團“江南桂谷”負責人說。證書內頁詳細載明了不動產權利人、坐落位置、權利類型、使用期限等關鍵信息,特別注明了出讓方農戶的土地承包權證號和地塊代碼,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對土地經營權的物權保護,讓土地產權關系更加清晰明確。
如今,這個項目已帶動周邊200余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突破5萬元,戶均增收超過10萬元。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正在喚醒沉睡的資源,為農民貸款提供抵押物,也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目前,全省已設立鄉鎮登記服務站1200余個,村級代辦點2.3萬個,配備專職幫辦員1.8萬人。十年來,這支基層服務隊伍累計提供上門服務超過30萬次,惠及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達45萬人次。
數字背后是實實在在的民生溫度。截至2024年,全省農村房地一體宅基地符合登記條件的發證率已達99.89%,基本實現“應發盡發”的目標。
資源變資產:生態資源的“價值蝶變”
2024年底,梁子湖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順利完成,成為全省首個擁有戶口本的自然資源,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為后續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奠定了產權基礎。”目前,湖北已完成53個省級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主體工作并發布全國首個省級《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程》,為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的確權登記提供了標準化范本。
更讓人驚喜的是,水也能“貸”來真金白銀。2024年6月4日,應城新都化工獲得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頒發的湖北省首本取水權不動產權證書,證書標明取水量、水源類型、使用期限、不動產單元號等多項取水權信息。新都化工取水權有了新身份,變成可抵押資產。8月29日,新都化工用取水權不動產權證作為抵押物,在應城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完成抵押登記。次日,湖北銀行應城支行對新都化工發放取水權抵押貸款1000萬元。因為一張證書,資產變資本,“企業不敢貸、銀行不敢放”的難題迎刃而解。據悉,這也是全國首筆取水權抵押貸款業務。
截至目前,全省已頒發取水權證書106本,辦理抵押登記20筆,抵押金額達1.21億元。水資源變成可量化、可交易、可融資的優質資產。
在鶴峰縣,林權登記實現“一小時辦結”,并通過碳匯交易為林農開辟增收新路。
數字化轉型: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
“真沒想到,跨行‘帶押過戶’30分鐘就辦妥了!”在十堰辦理二手房交易的王先生連連稱贊。目前,全省已辦理“帶押過戶”超萬件,涉及金額125億元。
傳統的二手房交易中,賣家需要先籌集資金還清貸款、辦理抵押注銷,然后才能過戶,買家再重新申請抵押貸款。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幾十天,還要支付不小的“過橋資金”成本。現在,湖北全域推行“帶押過戶”,累計辦理業務10310件,涉及抵押金額125.81億元。
2024年,湖北與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中部五省簽訂合作協議,將5大類12項高頻不動產登記業務納入“跨省通辦”范圍。這意味著,在武漢光谷工作的江西人小李,不用回老家就能辦理九江房產的抵押登記;在長沙投資的湖北企業,也能在當地申請辦理宜昌不動產的登記業務。
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2024年底,湖北啟動省不動產登記一體化平臺建設,計劃打造全國一流的不動產登記平臺。“我們正在推進‘1個底板'和‘4大核心庫'建設。”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實現全省不動產登記業務的統一受理、統一標準、統一監管。”
目前,全省登記時限已從法定的30天壓縮至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注銷登記等業務即時辦結。通過信息共享,申請材料平均精簡70%,32項高頻事項實現“指尖辦”。
服務暖民心:十年“證”途的初心堅守
在咸寧市,有一支特殊的“寧姐姐”志愿服務隊。她們將上門服務、延時服務、幫辦代辦服務常態化,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和耐心,為群眾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您腿腳不便,我們來家里為您辦理。”這樣的上門服務,在全省各地已成常態。2024年國慶期間,全省組織“送證到家”活動148場,為返鄉群眾送證上門11436本。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基層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奔波在城鄉之間的辛勤付出。
武漢市漢陽區,“紅色驛站+辦證服務隊”進駐34個社區,開展“不動產登記進社區”活動150余次;荊門市打造“鄂匯登·雙創雙建”黨建品牌,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十年磨一劍。從理順城鄉產權體系到探索生態價值實現,從破解歷史遺留問題到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湖北用十年時間,將一本不動產權證書打造成連接千家萬戶、激活發展動能、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載體。
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人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湖北將持續深化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更多自然資源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