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廣州11月12日電(記者周暢、程楠、馬思嘉)曹緣、謝思埸、楊昊、練俊杰、王宗源、全紅嬋、陳芋汐、陳藝文……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跳水賽場群星璀璨。“拿著全運會的門票,看了奧運級別的比賽。”網友的這句點評,十分到位。
在很多年輕觀眾甚至是小跳水隊員看來,中國跳水好像“天生”強大,似乎跳水就該像中國運動員這樣去跳。但事實并非如此,自中國隊1984年重返夏季奧運會后,美國隊和中國隊就以不同流派并存于世界跳水界。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新華社體育記者就曾發稿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世界跳水的兩大流派何時融合?
如今,這個問題已被時間賦予答案。
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子3米板冠軍、初代“跳水女皇”高敏記得,國際上曾舉辦過蘇美中德四國跳水對抗賽,從那時跳水界的四國“分庭抗禮”,到如今中國隊的“實力碾壓”。中國跳水達到了難度和美感的統一,在國際跳水舞臺上,也完成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昔日跳水名將、十五運會廣東跳水隊領隊凌海嬋也深刻感受到,多年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對中國跳水“夢之隊”的仰望,讓她倍感驕傲和自豪。
這種由技術到氣質的全面超越,離不開數十年體系化的積累。本屆全運會跳水賽場邊,教練員幾乎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完整錄下自己隊員的每一跳,選手每次上岸后都能第一時間回看自己的動作細節,發現不足。
許多受訪教練員表示,隨著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和科技進步,我國在技術分析、運動醫學、康復醫學等多領域皆有突破,訓練方法、運動理念也更加先進科學,這為跳水乃至更多項目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強大支撐。
賽場內外、領獎臺上、跳水池邊,老將們帶傷堅持的拼搏精神、“老帶新”組合的無私傳承、“10后”新星的天真無畏、對手之間的真誠祝福、場上場下的團結氛圍,讓記者數度動容。中國跳水所傳承的,正是這些無聲的精神力量。
當然,競技體育任何一項比拼都不只是運動員的角力。十五運會每場跳水賽前,都會語音播報裁判信息,時常能聽到“國際級裁判”的頭銜。在里約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臺冠軍劉蕙瑕看來,中國跳水的國際地位,離不開一代代跳水人各種形式的努力和付出。
中國首位跳水奧運冠軍周繼紅在2021年當選國際泳聯副主席,成為該組織歷史上首位女性副主席;奧運冠軍郭晶晶、李娜在巴黎奧運會期間擔任跳水項目輪值裁判長;“奧運五冠王”陳若琳退役后進入了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多次在國際大賽中擔任裁判長……
跳水也成為中國連接世界的橋梁。
中國教練馬進在墨西哥執教22年,為墨西哥跳水注入了先進理念和技術,被譽為墨西哥跳水界的“教母”,讓跳水項目成為中墨體育合作的典范。
在高敏看來,我國高水平教練赴海外任教,他們培養出的運動員獲得國際認可,也提升了中國跳水的全球影響力。
如今,中國跳水的影響早已超越獎牌本身。無論是訓練理念、裁判標準,還是青訓體系的建設,都在為世界跳水運動提供可借鑒的中國方案。中國教練和技術專家活躍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和國際組織中,他們不僅傳授經驗,也積極參與規則制定和項目推廣。可以說,中國跳水的領先,不只是贏在賽場,更在于為全球體育治理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這一貢獻,也讓中國體育在奧林匹克舞臺上展現出新的角色——既是競技層面的領跑者,也是體育治理和理念傳播的積極參與者。從跳水項目的持續領先到體育科技、訓練體系的全球共享,中國體育正在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當被問及如今怎么看待世界跳水格局,遠在墨西哥的馬進用微信向記者回復道:“中國跳水正在引領著世界水平往前走。現在個別項目也有挑戰者向金牌發起沖擊,體育的魅力就是在不斷競爭中,走向‘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中國跳水的故事,在一次次入水的水花中、一次次擁抱的笑容里,被世界講述,被時代傳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