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姜勝來
11月5日,“尖刀”技術攻關項目成果展上,由大冶特鋼研制的、應用于全球最大18米級盾構機的特種鋼,作為“高端裝備”與“先進材料”領域的交叉典范,尤為引人注目。該成果突破國外壟斷,依托特種鋼研制出的全球最大盾構機主軸承,連創三項世界紀錄:直徑8.61米,全球最大;?單體62噸,全球最重;軸向承載力10萬千牛、全球最高?;解決了我國高端裝備“卡脖子”難題,支撐國家重大基建自主可控。

盾構機,被譽為“工程機械之王”,是隧道施工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其能否在復雜的地下環境中無堅不摧、穩定運行,主軸承被視為“心臟”,承受著巨大的軸向力、徑向力和傾覆力矩,對材料的純凈度、均勻性、強韌性及疲勞壽命要求達到了極致。
歷時兩年,大冶特鋼研發團隊扎根實驗室與生產一線,圍繞材料設計、純凈熔煉、超大錠型鑄造、鍛造開坯及熱處理等全流程,開展了系統性、創新性的技術攻關。他們成功突破了特大型軸承鋼錠的凝固核心技術,掌握了確保材料高均質、高致密的關鍵工藝,最終研制出巨型軸承鍛件。
如何保證70噸級鋼錠內部組織的均勻性與致密性,避免缺陷產生,是橫亙在研發團隊面前的最大挑戰。項目負責人、大冶特鋼總工程師周立新介紹,團隊就難點問題進行集中攻關,從研制、試制、產業化到應用,形成整個鏈條創新的模式,最終保證重大裝備上的材料自主要可控。

此次亮相“尖刀”展的成果,正是這場攻堅戰的結晶。這一擁有3項世界紀錄的主軸承應用于18米級盾構機,可連續挖掘10公里以上。該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盾構機的自主研制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標志著我國在高端裝備核心基礎材料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關鍵跨越。
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一個‘尖刀’產品、一個應用場景、一家應用機構、一個接力部門、一家投資機構”的協同發力,有效加速了“從0到1”的突破和“從1到N”的產業化應用。大冶特鋼正是通過這種“研制、試制、產業化到應用”的全鏈條創新模式,確保了重大裝備材料的自主可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