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安從斌 通訊員 談媛媛)“我們在主干道上設置的是聯動式行人過街信號燈,這種信號燈會與相鄰的交通路口形成直行綠波帶……”

活動現場。記者 安從斌 攝
“無行人時效率優先,有行人時安全優先,路口自適應信號控制+行人過街申請,實現了效率與安全的雙贏……”
“交叉路口哨兵系統通過爆閃燈、LED警示、語音播報等技術手段,有效降低主路與支路的沖突風險……”
11月11日,在荊門交警舉辦的“兩代表一委員”中心城區交通秩序管理踏勘暨座談交流活動現場,交管支隊相關部門負責人向代表們生動闡釋了智慧交通新圖景。

活動現場。記者 安從斌 攝
鮮活的現場講解,拉開了本次交通秩序管理踏勘座談活動的序幕。通過實景演示與細致解讀,代表們直觀感受到科技賦能交通管理所帶來的精細化、智能化變革。
現場觀摩:直觀感受管理成效
活動中,參與代表們在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先后實地察看了市政府門前人行橫道信號燈配時、天鵝小區北區北門精細化創新管理、象山一路電信路口施工進展及交通組織、圣境山路凱龍集團段隱患整改等四處代表性點位。

活動現場。記者 安從斌 攝
沿途,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在各觀摩點現場講解管理措施,回應代表、委員提問,這種邊走邊看、邊講邊問的形式,讓溝通更加直接高效。

活動現場。記者 安從斌 攝
座談交流:深度對話凝聚共識
現場觀摩結束后,召開了專題座談交流會。
市公安局交管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劉云政同志首先系統介紹了今年以來的工作全貌。他用一組組扎實的數據,勾勒出城市交通治理的清晰脈絡:通過綜合治理,已完成70余處信號配時調整,施劃復新交通標線1.56萬平方米,新增調整交通標志218塊,渠化改造路口20余個;在智慧交通層面,12條主次干道47段“協調綠波”讓通行時間平均縮短29%,57個“潮汐配時”路口、12個自適應路口有效應對不同流量需求;在隱患治理方面,農村轄區240處突出隱患點段已治理202處,14處城市“治亂除患”點段已全部整改完畢。

活動現場。記者 安從斌 攝
隨后,秩序管理部門與科信部門負責人分別作了專題介紹。秩序管理部門重點講解了當前交通秩序管理的理念、重點舉措以及在應對復雜交通流、規范通行秩序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科信部門則聚焦于市民普遍關注的信號燈配時等問題,詳細闡釋了配時的基本原則、考量因素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面臨的技術難點與交通流特性挑戰,增進了與會代表對交通管理專業性與復雜性的理解。
在互動交流環節,氣氛熱烈活躍。與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代表踴躍發言,結合自身體驗和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就交通秩序維護、信號燈配時優化、交通基礎設施設置完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停車規范、交通管理綜合治理等多個方面,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問題既有對宏觀政策的思考,也有對微觀細節的關注,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
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各類問題和建議,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均予以認真記錄,并逐一進行了坦誠、細致的現場回應與交流。對于能夠立即改進的建議,當場明確了責任部門和落實思路;對于需要深入研究或協調多方的問題,也誠懇說明了情況,并承諾將納入工作臺賬,限期研究反饋。這種開放、務實的態度,贏得了與會代表的普遍認可。
共建共治:搭建橋梁共促和諧
此次踏勘座談活動,是交管支隊主動打開大門、問計于民的一次具體實踐。
通過展示工作成效,不僅讓社會各界近距離了解了公安交管部門的努力與付出,也增強了市民對交通環境改善的獲得感;通過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暢通了民意溝通渠道,為精準施策、破解難題提供了豐富的民間智慧;通過搭建公開透明的交流平臺,有效增進了警民之間的互動與互信,為爭取更廣泛的理解、支持與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最終,通過共同探討熱點難點問題,匯聚了多方智慧,有利于在未來的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市公安局交管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劉云政表示,交通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事關民生出行與城市運行。下一步,交管部門將認真吸納各界意見建議,持續深化事故預防、秩序管理和科技應用,不斷提升交通管理精細化水平,努力營造更加安全、便捷、文明的城市交通環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