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滿達
見習記者 李淑儀
11月8日15時,北京一場特殊的“半個葬禮”正在舉行。主角是這場葬禮的當事人“一土昊”。在人生第15000天,他選擇用脫口秀的形式給自己辦一場葬禮,來告別前半生、迎接未來,50多位親友共同見證。其中,女兒現場致悼詞的視頻受到眾多網友關注。“一土昊”是王昊的網名。12日晚,王昊接受了極目新聞記者的采訪,講述了他給自己辦葬禮的經過、女兒致悼詞的細節以及對死亡的理解。

受訪者供圖
人生第15000天的儀式
王昊生于1984年10月14日。“每年生日我都會打開時間計算器看看。”他說,今年10月14日,他發現到自己生日當天正好活了14975天,“人生不過三萬天,那我這不就快一半了嗎?”數到11月8日,正好是第15000天,于是他決定在這一天給自己辦一個“半個葬禮”。
“紀念自己逝去的一半生命,期待另一半生命的精彩。”,這是“半個葬禮”的初衷,當他將這一想法告訴身邊的同事時,大家訝異表示“這吉利嗎?”王先生對此表示,自己一直是一個比較注重儀式感的人,“2008年,我買房子發起百元周計劃,全國兩千萬人參與互動。2009年,我買車發起內需金計劃,全國網友贊助我買車登上熱搜。2010年,我發起六度空間網絡婚禮,十幾個贊助商,上百位明星祝福。2022年,我把女兒和兒子的名字命名成一顆‘暄銘星愿衛星’發上太空。”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他都熱熱鬧鬧慶祝過了,似乎只有“葬禮”沒有舉辦過。
于是,王昊給自己辦了一場“半個葬禮”,分享前半生的成功、失敗與思考,從而真正地把過去放下,再開始新的人生。11月8日,50多位親朋如約而至參加了這場特殊的葬禮。

“半個葬禮”現場圖片(受訪者供圖)
11.75歲女兒的特別悼詞
按照王昊計算生命時間的方式,他的女兒現在11.75歲。這場葬禮受到眾多網友關注的環節,正是11.75歲的女兒現場致悼詞。王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從未參加過葬禮、經歷過死亡的女兒起初完全不知從何下筆,連人工智能工具也無法為她提供“為活人寫悼詞”的參考。
11月4日左右,女兒給他了一篇500多字的悼詞稿。他表示,字數不夠,內容還要豐滿一點。于是,給女兒提出了“一字一元”的獎勵機制以及“如果爸爸真的不在了,你想用什么方式紀念?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在一起,你對爸爸和對這個家有什么期待”的雙重引導。11月6日,女兒完成了這篇悼詞,但由于字數冗余,又被王先生打回修改。但葬禮前夕王先生較為忙碌。實際上,11月8日女兒現場致的悼詞,是王先生第一次聽到。

王先生女兒現場致悼詞(受訪者供圖)
女兒現場近五分鐘的悼詞,對父親的過往做了回顧,對父親的未來作了期許。她說,“希望爸爸永遠不死,希望爸爸能永遠永遠留在我身邊。”對此,不少網友表示:“這是最好的死亡教育。”
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場的朋友女兒致悼詞的過程中,有大笑、有落淚,他覺得女兒這事“做成了”,“真的很感動,在她這個年紀,她已經理解了一些生命的意義。”
對死亡的獨特理解
王先生對死亡有著深刻而獨特的思考。他說,宇宙給人類的自然壽命設定原本只有40歲左右,是現代科技和醫療將其延長。“人的生命是一定要有終點的,要接受這宇宙的傳承,就像你們現在對我不理解但尊重,我對我的下一代也是同樣那種感受。”
“人生就像活在骰子里,每一步都充滿隨機性。”王先生在演講中分享了他的人生觀。他從內蒙古考學到北京,抓住機遇獲得成功,也因為自己想法不夠嚴謹而經歷失敗。他告訴記者,去年近一年時間都在經歷人生低谷,今年8月28日經歷了一場車禍導致全身上下三處骨折,“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來到。”
他認為,與其試圖預測未來,不如專注做好當下每件事。“因為人生是隨機的,我們在一個牌桌上。只要你還沒下牌桌,你就有機會,但你一旦離開了牌桌,你才真的沒有機會了。”放下過去,再開始新的人生。

“半個葬禮”現場圖
這場持續三個多小時的葬禮,既有歡笑也有淚水,既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期許。王昊告訴記者:“人來世界上是體驗的,你可以選擇平淡一生,也可以選擇折騰和精彩的一生。無論如何,都對得起這一輩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