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盞微光,照亮硝煙深處被掩埋的真相
一寸底片,記錄山河不滅的信念與希望
他叫雷燁
一名在烽火中按下快門的戰地記者
今天,我們用AIGC喚醒歷史記憶
這是《晉察冀畫報》第三期背后
一段用血跡書寫、以不屈定格的永恒瞬間

雷燁
1938年
懷抱抗日救國理想的雷燁
典當祖宅,背起徠卡,奔赴前線
開啟了用影像記錄民族抗爭的生涯

潘家峪慘案 1941年 雷燁攝
當敵人的攝影隊美化侵略
他用底片控訴暴行——
1941年除夕前夜
日軍掃蕩冀東豐潤縣潘家峪村
全村1200多人慘遭屠殺
第二天,雷燁進入現場
拍下坍塌的房屋、燒焦的尸體、驚恐的幸存者
他含淚寫下圖注
“哪一具,是自己的親人?”

八路軍拂曉渡灤河 1940年 雷燁攝
雷燁以相機為筆
記錄了冀東子弟兵的英勇
也記錄了戰地的人情溫度——
灤河的薄霧、塞外的炊煙、子弟兵讀報的笑聲

圖片由AI生成
1943年
雷燁將在冀東拍攝的照片
交給晉察冀畫報社主任沙飛
沙飛決定開設專版展示他的影像
4月19日深夜
日軍突襲畫報社所在地曹家莊
雷燁挨家挨戶通知鄉親們撤離
自己卻陷入包圍
他砸碎相機、鋼筆與懷表
用最后一顆子彈
結束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晉察冀畫報》第三期封面
《晉察冀畫報》第三期刊發后
《潘家峪慘案》《灤河曉渡》等照片
震撼敵后與前線
讓無數人看到了真相,也看到了希望

塞外山崗上的晚炊 “冀東子弟兵艱苦生活”組圖 1941年 雷燁攝
“灤河的流水唱著歌,歌聲浮載著子弟兵”
“子弟兵的青春好像河邊的青松林……”
這是雷燁在《灤河曲》中寫下的歌詞
歌聲未絕,光影永恒
一寸底片,一寸山河

冀東子弟兵大練兵 1942年 雷燁攝
今天
當塵封的影像再次閃光
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記者的犧牲
更是一代人的信念——
真相不滅,山河不屈
致敬雷燁
用光記錄黑暗的人
用生命守護信仰的英雄

時光緘默,山河有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央廣網特別推出《理響中國·烽火丹心》AIGC系列微視頻——在《時光的底片》《時光的證物》《時光的信使》三篇章中用數字技術重述崢嶸歲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讓我們共同銘記,一起奔赴未來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