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講座現場
專家名片
胡俊修,三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光明日報》專欄作者,央視《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嘉賓。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六項省部級以上課題,出版專著《民國武漢日常生活和大眾娛樂》,獲湖北省政府優秀社科成果獎兩項。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王進良通訊員朱京陽實習生常書菲)13位中共一大代表中有幾位湖北人?一大閉幕式為什么輾轉到了嘉興南湖游船上?一大代表后來走過什么樣的人生之路呢?6月29日,“荊楚社科講壇”嘉賓胡俊修教授,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分享了《大浪淘沙——回望中共一大及其代表人生走向》的專題講座,200余位觀眾現場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黨史教育。
胡俊修教授首先詳細介紹了中共一大召開的艱難過程。他說,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時,只有幾個小組,幾十名黨員,也沒有什么影響。中共一大的多個黨代表在經濟、文化、黨務、整風方面多是“小白”,很多方面并不在行。
但是到了24年后的1945年,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毛澤東回憶中共一大時曾說:“我們中國《莊子》上有句話,‘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現在我們還沒有‘畢’,已經很大。”今天回望中共一大召開的前前后后就會發現,我們的黨不是在鮮花和掌聲中凱歌高奏,而是在不斷的磨難挫折困頓中奮勇前進的。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有人曾這樣概述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歷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中共一大召開,南湖紅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一條紅飄帶,飄到了井岡山,飄到了延安,飄到了天安門……胡俊修認為,這個表述太詩情畫意,實際上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可以說是摸過來、爬過來、滾過來、打過來的,在人類政黨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經歷像中國共產黨這般劇烈沉重的磨難、艱辛、歷練、苦難和淘汰。
中共一大代表中毛澤東的經歷就是例證。胡俊修介紹,毛澤東自己記得的人生沉浮就有20次:比如不選做中央委員,只給發言權不給表決權;撤銷一些職務,如中央農民委員會書記、黨代表(井岡山時候)、前委書記等;“開除黨籍”了又不能不安排個職務就讓當師長等等。而且,他還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6個家人親人為革命犧牲。毛澤東或許最有理由放棄,然而對國運的擔當,對黨的忠誠,對理想信念的堅守,讓他堅強地堅持了下來。但也有一大代表沒有經受住考驗,選擇了其他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誤入歧途,叛黨叛國。胡俊修說,在13位一大代表中,有五位湖北籍黨員,分別是董必武、陳潭秋、李漢俊、劉仁靜和包惠僧,無一位背叛國家。
胡俊修稱,中國共產黨是世界政黨史上淘汰率最高的一個政黨,這鑄就了黨的韌性與偉大。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走向表明,我們的黨從來都是輝煌與苦難同行,忠誠與背叛同在,大浪淘沙,沉者為金。(本期講座由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承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