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全媒體記者朱述耀通訊員張宏)4月1日從恩施市生態環境部門獲悉,今年該市將突出五大措施,全面加強污染防治,提升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打好藍天保衛戰。全面落實《恩施州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2018—2020)》。持續開展大氣污染巡查、督察,扎實做好秸稈垃圾露天禁燒巡查、火點通報和“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開展全市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和工業無組織粉塵排放摸底調查,建立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整治清單。推進汽車維修保養、餐飲油煙等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
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推進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百噸千人”供水規模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方案編制。完善工業聚集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船舶港口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水產養殖和畜禽規模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監管,繼續推進污染源達標排放計劃,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繼續推進“河長制”,深入推進水功能區劃優化調整,加強入河排污口整治監管,逐步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
打好凈土保衛戰。全面貫徹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責任。加強土壤詳查成果運用,科學劃定農用地環境質量類別,逐步建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清單。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加強治理修復工程環境監管。
開展固體廢物專項整治。加強《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督促相關企業和個人落實固廢管理主體責任,強化追責問責。加速存量固廢治理,嚴格固廢轉移管理,加強固廢綜合利用,努力構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落實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入戶調查報表基本信息、生產活動水平數據聯網市縣級審核和省級核查問題整改,做好國家核查各項準備工作,建成普查對象基本信息和活動水平數據庫,同步開展清查數據庫更新,建立污染源普查名錄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