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從州相關職能部門獲悉,恩施州四大產業集群建設協調并進,并在2018年取得良好成效。
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根據《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集群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全州實施景區提升、文旅融合、業態轉型、廁所革命、促銷創新、項目招商、旅游服務、交通突破、城鎮建設、機制改革“十大行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游客接待量突破620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455.4億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旅游發展環境指數和游客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4A級景區實現縣市全覆蓋,建成5A級旅游景區2個。幾大景區數據全面飄紅:恩施大峽谷接待游客127.07萬人次,實現收入3.36億元;恩施土司城接待108.77萬人次,實現收入3324.57萬元;利川騰龍洞接待游客60.32萬人次,綜合收入6598.99萬元;建始野三峽接待66.9萬人次,實現收入1.1億元。
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不斷壯大。2018年綜合產值達83.92億元,產值過億元企業8家,國家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落戶恩施,恩施硒茶等三個產業集群入選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恩施玉露、利川紅成為武漢東湖國事活動茶敘用茶。
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2018年綜合產值達135.11億元,生物醫藥企業147家,新建標準化道地藥材基地28萬畝,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恩施生物醫藥產業園落戶州高新區。
清潔能源產業實現新突破,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新增投產清潔能源裝機9.4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400萬千瓦,頁巖氣咸地二井氣測顯示為全省最優資源調查井,天然氣年產能達到1.2億立方米,安家壩、中槽風電場并網發電,實現綜合產值83.37億元,完成能源總投資66.83億元,地區發電量53.6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51.18億千瓦時。與“十二五”期末比,2018年全州單位GDP能耗約下降10.5%左右,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4.5%左右。(記者冉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