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彭清慧 田杰 余安敏 王萬金)“這旅游風暴說來就來,3月31號到4月15號建始首屆賞花旅游節,我家民宿的牌子還沒掛,室內裝修還沒完工,客人一批批的就進門啦!”4月11日,建始縣高坪鎮石門村一組,正在忙活著“1號民宿”掛牌營業的陳國安父子,笑得合不攏嘴。


建始縣高坪鎮首屆旅游賞花節 通訊員 彭清慧攝
陳國安說:“國家政策好,扶貧公路送到咱家院壩,政府在前面引路,我們要在后面跟著跑!”
3號民宿的業主王克碧夫婦,回村前在外干了十多年。石門村清一色的土墻石板蓋子屋,駐村扶貧尖刀班召喚他們回家修整房屋。破舊不堪的土墻老房子修整后,冬暖夏涼,住著特別舒適。去年民宿就接待了多批次游客,夫妻倆越干越起勁,成天圍著房屋栽花種草。王克碧夫婦介紹,當地的羊奶子、木瓜子、金彈子,成為游客關注的焦點,“賞花時節,就是下雨天,也攔不住游客的腳步”。民宿業主們對今后的旅游發展信心滿滿。

王克碧家修整后的民居 通訊員 彭清慧攝

雨天也擋不住游客的腳步 通訊員 彭清慧攝
三年前,石門村只有一條獨路能通“爬爬車”(小三輪農用車,因為行路難,村民習慣了叫這個名字),現在家家戶通水泥路,旅游公路橫貫全村。村支部書記姚紅說,這幾年鎮長朱翠萍蹲點扶貧,指導扶貧尖刀班依山靠水一個勁兒盯著產業干,興建了一號、二號觀景臺,修閑游步道、鄉村戲臺、旅游酒店等,最重要的是做活了扶貧扶志與扶智文章,多次到村舉辦各類知識及旅游培訓,改變了村民的意識。村民積極參與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行列中來,種花種果搞旅游,發展速度之快,效果之大,讓他始料未及。

石門村南門入口 通訊員 彭清慧攝


家家戶戶通水泥路 通訊員 彭清慧攝
有游客表示,賞花、游田園、喝新鮮空氣,這地方來了就不想走。
田沿就是公路,公路圍著田園!二組黃世翠家的5畝地留了幾分菜地,全部租給建始修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果種上了桃樹李樹,大門前就是成片的桃花園,她每天要沿公路、田沿轉幾圈。她說,常常牽掛孫兒要進城去女兒家,最怕女兒留她多住幾天,每次都是“逃”走,回到家里,空氣爽、精神爽,飯都多吃一碗!

黃世翠門前的桃園 通訊員 彭清慧攝

黃世翠屋后的花園 通訊員 彭清慧攝
黃世翠怎么也忘不了自己30年前嫁到石門村的那場“戰爭”,娘家想退掉婚約禮金,不讓她嫁到這個窮山村,可她看上了丈夫的勤勞與厚道,和娘家人吵了一架,來到石門村安家落戶。

石門村民坐在家里觀景 通訊員 彭清慧攝

在田園里嘻戲是娃娃們最高興的事 通訊員 彭清慧攝
黃世翠始終堅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可是,這個村不通路、不通水,每做一件事,都會花出多倍的代價。嫁過來,首要的事是解決住房。十幾噸水泥、砂、鋼材,要從集鎮背回來,往返十多里的上下坡,她與丈夫白天在田間勞作,晚上去扛建材,背了近3個月。她說:兩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從來不敢辦年貨,總是要把分分厘厘的錢攢下來積學費,種白肋煙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每天晚上忙到深夜還在跺豬草,交通閉塞,累出一身病。真是沒想到,如今老了,公路修到場壩里,不種地也能掙錢。


房前屋后都是花的海洋 通訊員 彭清慧攝
石門村扶貧尖刀班班長張凌介紹,全村發展紅脆皮李、桃子、梨子共800畝,首批500畝紅脆皮李去年已開園,因為大山深處環境好,加上國家級4A景區石門河景區就在本村,村民種花種果,從今年3月31到4月15日舉辦了首屆賞花節,旅游效益凸顯,國家重點旅游扶貧村搖身變成了花果園,村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