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信息:《永遠的非洲》喻惠平影像特展
主 辦:湖北省攝影家協會
武漢市攝影家協會
承 辦:卓爾美術館
學術指導:索久林
藝術顧問:朱憲民
策 展 人:王岳君
展出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3號 卓爾美術館
開幕時間:2020.01.11 9:58AM
展出時間:2020.01.11-02.10
媒體支持: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人民攝影報、湖北日報、 華夏地理、長江日報、武漢電視臺、楚天都市報、人民網、新華網、詮攝匯網、雅昌藝術網、藝展湖北、壹號收藏網、大楚網、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鳳凰新聞、新浪網
展覽概述
《永遠的非洲》影像特展,打開了喻惠平先生10多年來非洲大地的攝影畫卷,你看到的不僅僅是生動的瞬間,美妙的光影,或是構圖的精致,更多的是攝影家與自然,生靈和保持著原始生存狀態的人類的深層次的視覺和心里的對話。
喻惠平先生的攝影作品是感性的,靈動的,極具原始生命力和視覺沖擊力,似乎沖出鏡頭,躍出畫面,有著廣闊的延展空間,直抵心靈。
今天,中國攝影家喻恵平先生將目光投向非洲大地,呈現東方視野和表達,他的作品進入了國際視野,必將影響世界。
天人合一的深度思考、自然生靈的決定瞬間
影像藝術的價值觀、多彩非洲的視覺樂章
天人合一的深度思考、自然生靈的決定瞬間
影像藝術的價值體現、多彩非洲的視覺樂章

凝視
遠古時代的狒狒和人類有著同樣的祖先,當我的鏡頭與狒狒雙目對視并記錄下這一瞬間時,狒狒是否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思考。

角馬奔騰
旱季,大群角馬在遷徒中穿越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它們所到之處,草被吃光,奔跑時塵土飛揚,好不壯觀。我乘座的直升機剛升空2分鐘,發現遠處黃色的草原上一片黑色伴隨著飛揚的塵土在快速移動,立即飛往上空,用300mm焦距鏡頭拉近角馬群,用滿構圖的方式,讓奔騰的動物有沖出畫面之感,在快速的運動中拍下這一瞬間。

凝視

游動的精靈
博格利亞湖吸引著成千上萬只火烈鳥在這里生息,它們隨湖面地形自由游走覓食,形成一只大鯨魚圖形。

辛巴族母與子
低調背景下微笑的母親懷抱天真的孩子,安詳、平靜、溫暖

莾原之戀
莽原之王,威儀天下。大丈夫未必無情:這對雌雄,此刻情語綿綿,耳鬢廝磨。獅群中的雌獅基本是穩定的,它們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個獅群。當然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雌獅。但雄獅常常是輪換的,它們在一個獅群通常只待兩年(然而也有長達六年的記錄),獅王通常是被年輕力壯且更有魅力的雄獅打敗。

傾情演練歌舞的紅泥人

一群玩耍的兒童

太陽初升 匆匆出門的母子

飛舞的火烈鳥
數以萬計的火烈鳥棲息生活在博格利亞湖,它們游走,覓食,給原本寧靜的博格利亞帶來了生命力。

踢球的馬賽少年

飛躍!
一年一度的角馬遷徙。在湍急的河流上,飛躍橫渡。即使在非洲野生動物遷徙季,角馬過河依然是難得一遇的。

曠野風咋起
遼闊的原野,植被稀少,風無遮攔地撒野。

潮涌湖面

似面具的火烈鳥
數以百萬計的火烈鳥棲息在博格利亞湖,他們隨地形聚集在一起,被我拍攝到這幅類似人類面具的畫面。面具:數以萬計的火烈鳥棲息在博格利亞湖,這里是他們家園,他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類似面具的形狀,好像無意識中在抵制外來入侵破壞他們似天堂的家園。

大象族的美好時光
沐浴馬賽馬拉的陽光,小象在行進中吸著奶,公象在后保護著母子,這一大象家族在草原上充分享受著屬于它們的自由時光。
非洲水牛
共存空間
羚羊警惕的注視著闖入者,雪花般的微生物在空中飛舞,在同一空間里他們互不打擾而相互依存,好一幅和諧共處的美麗畫面。
飛渡
洋流下海灘自然形成的縱橫交錯的紋理像一棵大樹,火烈鳥群橫貫而過,這兒是它們的樂園。
紫色印象
火烈鳥游動變幻的圖案似一幅抽象畫。
守護
鴕鳥媽媽保護孩子免受侵害保持高度警戒。
蘭色夢幻
火烈鳥聚集形成流動變幻的抽象圖景,給人以想象空間.湖心小島成為火烈鳥的驛站火烈鳥的天堂:成千上萬的火烈鳥棲息在博格利亞湖,這里是它們的天堂,它們聚集在一起,漫步覓食,自由飛翔,好似一場隆重的聚會。
被紅嘴牛椋鳥驚嚇的羚羊
兩只紅嘴牛椋鳥正在啄食羚羊身上的寄生蟲。有時,一連十幾只鳥落在一只羚羊身上充當“清道夫”。
取暖
一日之內,氣候溫差大,小伙伴們習慣于就地取暖。
黃藍之間
馬賽馬拉的旱季,天藍草黃,一只鴕鳥獨行于天地冷暖之間。前方等待它的是未知的命運。
非洲小天使之三——惑
飛向彼岸火烈鳥
博格利亞湖面,火烈鳥與湖灘色彩搭配的非常完美,它們在這個季節給整個湖面帶來了生機與色彩
夕陽西下
金色的晚霞中,長頸鹿的剪影。像一幅套色版畫。
快樂的馬賽人
傍晚,這個快樂的馬賽人趕著一群牛羊回家。
遨游
火烈鳥在博格利亞湖面上飛行, 我乘坐的直升機越過它們的時候,恍若一場夢境,彷佛我也變成了一只鳥遨游在漫天繁星中。
奔跑的斑馬
大遷徒中,20多萬只斑馬隨角馬一起穿越馬賽馬垃保護區。它們一路狂奔,濺起無數塵土。遷徒的斑馬:大遷徒中,斑馬隨角馬一起在馬拉生態系統內進行遷徒,3000公里后隨著雨季到來返回。
作者簡介
喻惠平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會員
作者的話
我認為:攝影是經過眼睛和鏡頭的雙重通道進行的主客觀的直接碰撞、文化價值判斷、視覺思維以及后期呈現的過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文化中具有超越性智慧的精髓。 我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崇尚天人合一法則。同時,我也深知鏡頭無國界,審美無國界。我面對的、我訴說的、我熱愛的、我呼吁的、我吶喊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