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許蘭超)縱觀光谷發展軌跡,光谷由“中國光谷”邁向“天下谷”,光谷前進的步履一刻不曾停息。光谷一路向東發展,光谷中心城已成為光谷新中心,在城市配套方面,光谷中心城迎來好消息,備受矚目的兩大科技館:湖北省科技館新館、中國建筑科技館即將亮相。

資料圖。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
中部地區最大、最先進的科技展館及科教重地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位于高新大道以北、光谷五路以東,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含一座主展館、一座景觀橋以及一座球幕影院。該場館主體結構已于2019年6月封頂,幕墻裝飾也全部完成,進入室內裝修階段。

資料圖。
中國建筑科技館
中國首個建筑科技主題展館
中國建筑科技館位于光谷中心城核心區,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地塊正中央,總建面1.8萬平米,以金種子為外形,與九峰山遙相呼應,構筑“建筑山水”。
中國建筑科技館作為國內首個以“中國建筑”和“建筑科技”為主題的國家級展覽館,承擔著從建筑科技層面解讀中國建筑史上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要建筑科技成果的歷史使命。

資料圖。
整個打造過程中秉承尊重事實,嚴謹細致的原則。館內形象中心、功能中心融合成為一個整體,統一表達“中國建筑及科技”的核心靈魂——基于傳統文化土壤的中國建筑科學精神。具體而言,這個靈魂的主題功能的最佳承載者便是“種子本體”——“中國建筑及科技協同中心”與“種子土壤”——“中國建筑科技歷程展”。本展館共包括四個單元,即古代篇、荊楚篇、現代篇、未來篇。

資料圖。
古代篇以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哲學和材料為線索,借助古代資料、近代以來學術界具有深度、廣度和歷史價值的研究一手材料為主要載體,對歷史上代表性作品的解讀與展示。

資料圖。
荊楚篇則再現了近代以來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成果,以及新中國初期荊楚大地的若干建筑創舉。整體以建筑及其建造技術為切入點,使觀眾能體察近代以來政治、社會、文化和技術水平的深遠、巨大的變化。

資料圖。
現代篇通過對中國現當代建筑光輝歷程的梳理,弘揚時代精神。以材料與構造技術、設計媒介與設計信息表達、建筑與自然、智慧建筑與智能建筑四個基礎學術方向,展現學科探索。表達中國建筑人對于現代建筑的梳理與思考。

資料圖。
未來篇是建筑進化的過程中,人類對于建筑現狀的反思以及對所處時代的回應。未來的建筑要應對自然災害、能源與資源匱乏、環境污染、保障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人口膨脹及老齡化、倫理與社會等一系列問題,其挑戰可想而知。
據悉,中國建筑科技館目前正在施工階段,開館之期指日可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