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在我國第七個國家扶貧日的一個月后,碧桂園集團第三度攜手新華社湖北分社舉辦2020年湖北“教育扶貧”行動《半月談》捐贈儀式,向湖北全省貧困村及部分大學生贈閱全年中華第一刊—《半月談》雜志,用智力幫扶方式為省內貧困村及部分高校師生提供理性、權威的優質新聞刊物內容,讓中央精神傳遞到更多的基層及年輕讀者。
三年連續贈送4余萬冊《半月談》
在17日的啟動儀式上,受到捐贈的大學生代表盧逸軒說,“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當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和覺悟。感謝碧桂園向我們捐贈這樣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此外,本次贈閱活動還將《半月談》覆蓋到全省貧困村,希望利用新華社重點社辦報刊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囊括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等優勢,開闊全省農民,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兩委干部和群眾的視野,補齊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短板”,幫助他們盡早實現脫貧致富。

2020年湖北“教育扶貧”行動《半月談》捐贈儀式現場
深耕公益23年 把扶貧事業當主業
從戰疫扶貧、產業投入、精準扶貧到教育扶貧等,碧桂園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積極推動脫貧攻堅發展。
深耕公益領域23年,碧桂園已累計參與社會慈善捐款已超67億元,直接受益人數超過36萬人次。近年來,碧桂園在脫貧攻堅戰中持續發力,以總公司為軸心,扶貧工作向全國多個區域輻射展開,碧桂園在湖北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把扶貧事業當主業,深度參與其中。
在扶貧扶智領域,碧桂園十余年來總投入超過13.5億元,通過創辦免費學校、設立教育助學基金、培訓鄉村教師、捐贈《半月談》等新華社重點報刊等舉措,以教育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改變了無數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碧桂園班” “國華班”教育扶貧
地處武陵山區的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屬于深度貧困地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返貧率高,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34.19%。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們,求學之路與山外的孩子們相比顯得格外艱難。

碧桂園關愛五峰貧困學子
2018年,碧桂園在五峰設立了兩個“碧桂園班”,兩年時間內分批次為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漁洋關鎮中學100名品學兼優但家庭較為困難的學生發放助學金。
“這一次我們不再是‘貧困學生’,而是‘品學兼優’,一起來上學的初中同學們都很羨慕我能進碧桂園班,我自己也為能進這個班級而感到自豪。”來自“碧桂園班”的學生小楊說。
除了“碧桂園班”,碧桂園在湖北還開展系列捐資助學活動改善辦學條件,結對提高幫扶縣高中教育水平,惠及更多學生。曾在黃岡中學創辦全免費班級“國華班”,全額資助班級貧困學子至大學畢業。
教育扶貧不是偶發善心之舉,而是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各項舉措。采用科學手段與自身業務緊密結合,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的教育、就業等生態系統,扭轉貧困地區面貌,這是碧桂園教育扶貧的夢想。
以公益帶動扶貧長效機制
9月5日,是第五個“國際慈善日”,碧桂園集團聯合國強公益基金會發起“2020年夢想益行者·心愿100公益行”活動。9月5日至10月18日歷時一個半月,70城積極響應,超3萬人踴躍參與,總里程近13萬公里,共募集善款近80萬元,助64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實現夢想。去年,“夢想益行者”的足跡遍布全國超70座城市,總徒步509.5公里,參與人數近5萬人,為“心愿100”項目共籌集善款144.8萬元。
今年9月,碧桂園“夢想益行者·心愿100”華中站活動從咸寧、宜昌、襄陽、孝感、天門、十堰等城市熱力出發,由超千名熱心公益事業的市民組成的跑團,共同推動全民健身及公益扶貧事業發展。在天門,愛心人士向小板鎮永合村、永興村、徐嶺村3個貧困村的貧困兒童捐贈水彩筆和文具;在孝感,碧桂園集團鄂北區域黨支部與孝感日報社晚報黨支部舉行結對共建儀式,共同以黨建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用步伐丈量城市脈搏,用行動激發愛心傳遞,用公益帶動扶貧機制,成為碧桂園“夢想益行者”最真切的注腳。

夢想益行者活動現場
“夢想益行者·心愿100”華中站活動
截至2019年底,碧桂園在湖北開展“夢想碧桂園百城公益行”產業扶貧公益捐贈等活動共計70余場,幫扶人數超4000人。碧桂園與咸寧通山簽約結對幫扶項目,聚焦深度貧困,推進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碧桂園湖北區域獲得省級部門頒發的“湖北網絡公益典型獎”“湖北公益創新榜樣” 等獎項。
消費扶貧助力脫貧增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解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是脫貧的必由之路。碧桂園在湖北通過深入調研挖掘當地農特產品,推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利用自身擁有產業、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扶貧開發。

“鄂貨心連心——湖北消費扶貧月暨美食節”活動
碧桂園參與承辦的“戰貧戰疫,與你同行”520消費扶貧云上行活動,湖北區域專場直播上,2個小時為湖北銷售扶貧產品2566件,銷售額達35.51萬元,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100萬,點贊數達230.8萬。為了幫助湖北省各地級市州打造城市名片,碧桂園開展“鄂貨心連心——湖北消費扶貧月暨美食節”活動。共采購超10款湖北農產品,總計約200萬元。通過碧鄉平臺,為貧困地區農產品提供展示及銷售平臺;設立18家“鳳凰優選"超市門店,設置扶貧產品專柜,因地制宜創建銷售循環……碧桂園創新銷售形式,將需求轉換為訂單,實際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以消費扶貧形式助力貧困地區農戶脫貧增收。
專家點評》》
教育扶貧扶到了根子上
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專家、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湖北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 秦尊文
碧桂園扶貧的最大特色是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具體體現在消費扶貧和教育扶貧手段相結合。消費扶貧相對而言是短期效應,是治標之策,很多單位也往往從這方面著手。消費扶貧本身具有較為直接的效果,可以給貧困戶帶來短期的收入,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
教育扶貧也就是一種智力扶貧,智力扶貧是扶貧扶到了根子上,著眼于長期效應,是治本之策。貧困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種原因在于貧困本身具有一定“慣性”,即部分貧困具有代際傳承性,家庭貧困容易導致下一代教育難以保障,而下一代無法享受好的教育,又導致其難以擺脫貧困,這會對整個社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
碧桂園通過教育扶貧,特別是資助貧困的寒門學子上學,彰顯了企業的善舉和大愛,也為打破貧困的代際傳承,避免階層固化,做出了貢獻。碧桂園拿出了真金白銀支持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在黃岡中學創辦的全免費班級“國華班”,全額資助班級貧困學子至大學畢業,讓這些寒門學子沒有了后顧之憂,專心投入學習,這對于貧困家庭的幫助作用巨大。因為對于一個貧困家庭來說,當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那么基本上消除了它返貧的可能,對整個家庭的命運是一種改變。
編輯:徐芳
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武漢發布、中新網、農業科技報、公益時報
“楚治——助力湖北脫貧攻堅十佳案例、責任企業”推介活動,由湖北省委網信辦指導、武漢市委網信辦支持,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共同承辦。咨詢電話:027——88567710,聯系人:盧霜 趙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