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支持老舊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8月28日,湖北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城市更新篇。會上,湖北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廳長劉豐雷介紹,“十四五”期間,湖北積極探索危舊房改造“產權人自主更新”模式,全省已有48個項目采取“原拆原建”方式推進老房更新,6500余戶居民住上了安全舒適的新房。
危舊房改造,是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在全省首個“原拆原建”試點——宜昌市望洲崗10號樓,居民在社區的引導下,以土地使用權和房產入股,成立湖北首個危舊改聯合社,同時引入西陵城發公司,以聯合社為主體開展項目建設。
據悉,其采取一二級聯動產權歸集的新的供地模式。全部居民委托聯合社統一注銷原有產權,把零散地塊整合為“凈地”,再通過“招拍掛”出讓給企業,企業拿地建成后返還住房給原居民。既不用政府兜底,又讓企業有建設動力。對內,聯合社成了居民的“代言人”。對外,聯合社是居民自己的“操盤手”,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危舊房改造市場化路徑。
前不久,在武漢市青山區21街危舊房合作化改造項目內,居民王女士和街坊們受邀來到現場“監督”施工質量,贊不絕口。
該社區建于20世紀中葉,共有4棟建筑,使用年限已超過50年。老樓墻體斑駁、管線老化,雨天漏水、冬季透風等問題長期困擾居民,經鑒定為C類危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現有的134戶居民普遍改造意愿強烈,可是傳統征地拆遷模式成本高昂,僅靠公共財政投入難以實現更新改造項目的可持續,21街面臨著誰來改、怎么改的難題。
2023年底,21街危舊房改造聯合社籌委會成立,當月聯合社注冊成立并啟動安置協議,僅四個半月簽約率就達100%。隨后,聯合社積極向政府爭取政策支持,與承接企業中國一冶開展資金測算。
改造方案通過后,聯合社正式與企業簽訂委托協議。在各方支持下,短短三天內完成了從立項到施工許可的審批,拿到六個證件,實現了“多證齊發、拿地即開工”。
據了解,“十四五”以來,湖北省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7800余個,完成投資額近3500億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4萬個、惠及270萬戶居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