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作為武漢市城市更新的重點項目,武漢三鎮中心1、2號樓從建設到順利交付的每一步都備受矚目。其高質量交付,不僅是央企責任與民生承諾的完美兌現,更是“保交樓”政策的生動實踐。
近日,“黨旗領航聚合力 央企攻堅保民生”黨建聯建暨倡議活動在武漢三鎮中心舉行。來自萬松街辦事處機關黨支部、中南建筑設計院城市更新事業部第二黨支部、湖北省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研創黨支部、中工武大誠信工程顧問(湖北)有限公司黨支部、中建八局四公司武漢三鎮中心項目黨支部的30余名黨員齊聚一堂,共同總結項目建設經驗,深入交流黨建引領的突出作用。
活動回顧了武漢三鎮中心項目從啟動到順利交付的全過程。
武漢三鎮中心項目位于承載武漢市民半個多世紀記憶的漢口飯店舊址,這里也是武漢市核心商圈的核心位置,但因歷史遺留問題極為復雜,項目多次易主,陷入長期無法開發的困境,涉及2012年已啟動拆遷的600余戶居民回遷等重大民生問題,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武漢三鎮中心項目效果圖
在中信金融資產的指導下,中信金資實業發揮專業能力,依托集團產融并舉優勢,制定科技賦能、金融助力、精工建設的綜合解決方案,成功推動項目復工復建、重整盤活。面對超大超深基坑、地鐵下穿等嚴峻施工挑戰,不斷優化建設方案,通過精細化管控克服場地限制,確保各項目節點如期達成。項目引進實景三維建模等先進技術破解施工難題,支持智慧城市建設曾獲CCTV新聞頻道和國際頻道相關專題報道,并先后獲得美國國際設計大獎(IDA)建筑設計銅獎、國際房地產大獎(IPA)中國最佳綜合體開發獎等多個重要獎項。項目的順利推進和交付顯著改善了核心區城市面貌,有力拉動了就業并激活了區域經濟活力,踐行了央企社會責任。

CCTV13新聞頻道報道截圖
截至今年7月31日,項目交付率達97%,業主收房滿意率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高品質交付成為中信金資實業履行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責任的標志性成果,為武漢市乃至更大范圍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寶貴借鑒。
還遷安居:民心所向的溫暖答卷
歷經漫長的等待與期盼,漢口飯店舊址上的“安居夢”終于照進現實。對于600余戶翹首以盼的回遷居民而言,拿到武漢三鎮中心新房鑰匙的那一刻,不僅是新居的開啟,更是讓漂泊多年的心靈得以安放。這份沉甸甸的喜悅,化作了發自肺腑的聲聲感謝。
“感謝這些建筑工人!感謝武漢三鎮中心!”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看到明亮的新居時,道出了所有回遷戶共同的心聲。
對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套新房。這背后,是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生動體現;是政府直面歷史遺留難題、敢于擔當作為的決心;更是中信金資實業等央企踐行“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莊嚴承諾的最終答卷。看到曾經的老街坊、老鄰居們告別蝸居,重聚在煥然一新的現代化家園,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是對這民生工程溫暖而有力的注解。武漢·三鎮中心的高品質交付,在此刻被賦予了超越建筑本身的意義——它是民心所向,是民生所系,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是央企在民生工程上交出的高分答卷。
來自業主的認可,是項目珍貴的勛章。然而,這份“安心”與“滿意”從何而來?它凝聚了項目團隊面對怎樣難以想象的挑戰?又經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攻堅克難?

項目業主喜迎新家
攻堅克難:黨旗飄揚在一線
武漢三鎮中心項目地處漢口飯店舊址,位于武商mall正對面,是武漢市的核心區域。自2012年起,片區內611戶拆遷戶回遷問題便引發高度關注,地塊歷史遺留問題復雜,施工難度極大。作為武漢市首個采用“收-調-掛”模式開發建設的項目,它不僅是一項復雜的城市更新工程,更是一項政企聯手保障民生、化解風險的政治任務。

活動現場
項目團隊直面地質條件復雜、地下管網密布、地鐵保護要求高、場地狹小、工期緊張等重重難關。面對挑戰,項目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建黨員突擊隊,將黨旗牢牢插在工地上。
攜手聯動:政企合力保障民生福祉
武漢·三鎮中心項目的成功交付,是政府、企業、設計單位、金融機構等多方力量協同作戰的結果,共同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安居的期盼。

活動現場
萬松街道黨工委王斌表示:“我們堅持將自身職能與企業優勢相結合,把群眾呼聲變為政策清單。通過黨員入戶走訪,收集民聲民意,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 他舉例提到,去年冬季道路結冰時,項目黨支部與街道迅速組織黨員群眾清理路面,保障了出行安全。

萬松街道黨工委王斌
湖北省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研創黨支部書記祝衛東介紹,該院深度參與省級政策研究、標準制定與歷史文化保護工作,致力于將黨建成果轉化為技術服務,為城市發展提供高質量解決方案。中南建筑設計院城市更新事業部第二黨支部書記陳濤分享了設計前期黨員技術骨干實地考察、優化結構方案以應對復雜地質條件的經歷。

湖北省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研創黨支部書記祝衛東
中信金資實業在中信金融資產指導下,發揮產融優勢,制定了科技賦能、金融助力、精工建設的綜合方案,成功推動項目復工復建、重整盤活。中工武大誠信工程顧問(湖北)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高曉球強調,面對超大超深基坑、地鐵下穿等嚴峻挑戰,項目方通過精細化管控不斷優化方案,確保節點如期達成。

中工武大誠信工程顧問(湖北)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高曉球
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陳波回憶了技術攻堅的艱難時刻:“在最吃緊的階段,項目老黨員身先士卒,帶領團隊連續72小時駐守工地,確保了基坑和地鐵運營的絕對安全。”

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華中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陳波
黨員先鋒話擔當: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活動現場,黨員代表們也結合工作實踐,分享了各自的感悟。
中共武漢三鎮中心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黃延勝以“黨建引領,展現央企保交樓的政治擔當”為主題,回顧了項目歷程。他強調,2021年接手項目后,便將“好房子”理念貫穿始終。這“不是概念而是理念實踐”:通過增加電梯數量、提升配速(4米/秒)、采用智能顯示屏等優化體驗;在7萬平方米商業(餐飲占比45%)的垃圾房設置大功率空調,降低空間溫度,延遲垃圾變質時間,從而解決異味問題;在規劃選址、戶型設計、選材施工、社區營造等各環節堅持“以人為本”,將居住者感受作為第一標準。同時項目在運營方面堅持長期主義,將重資產寫字樓、商業全自持運營,實現資產與城市價值的共同成長。

中共武漢三鎮中心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黃延勝
當前,“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是政之所呼、民心所向。武漢·三鎮中心項目的順利交付,正是央企在深度調整的市場中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展現擔當精神的生動寫照。
武漢·三鎮中心項目1、2號樓的順利交付,不僅圓了回遷居民的“安居夢”,顯著提升了武漢核心區城市面貌,建設期間還直接和間接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項目從保障民生的政治任務起步,最終成為政企協同、黨建引領、攻堅克難、服務民生的城市更新標桿案例,為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貢獻了“武漢樣本”。

武漢三鎮中心實景圖
展望未來,項目將持續以央企責任守護民生溫度,通過精細化運營激活社區活力,致力于為群眾打造更溫暖、更和諧、更安全的家園。據悉,項目3號樓預計于今年10月底開盤,2026年底交付;自持運營的寫字樓和商業部分計劃于2027年中交付。黨旗領航下的武漢·三鎮中心,將繼續讓群眾的安居夢照進現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