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法律援助現場
□楚天都市報記者余皓通訊員賀玲胡俊張雪燕趙方明顧丹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
3日上午,武漢市江漢區司法局一樓服務大廳內暖意融融,楚天都市報“幫農民工討欠薪行動”第二場在此舉行。該活動由楚天都市報聯合湖北省司法廳主辦,由武漢市司法局、江漢區司法局承辦。本報楚天公益律師團10名公益律師現場擺攤,接受咨詢和援助。200余名農民工前來“趕場”,公益律師為其中79名農民工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
出席活動的該公益律師團隊,堪稱本報啟動“幫農民工討欠薪行動”六年以來的“最牛討薪公益律師團”。這10名公益律師中,魯燁、羅岳、熊學武等6人分別是六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分別擔任江漢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均榮獲2018年度“武漢市名優律師”稱號,有的還是“武漢市十佳律師”。
現場
農民工手持楚天都市報 趕來向“最牛討薪公益律師團”求助
昨日一大早,57歲的農民工易國穎頭戴白色安全帽、手持楚天都市報,與工友陳順華結伴從光谷輾轉趕到現場。見到湖北鼎君律師事務所主任魯燁律師后,易國穎從包里拿出了皺巴巴的幾十頁紙,上面記載著他每天的工作量。
易國穎、陳順華訴說,他們分別是兩個木工組的組長,2017年初受包工頭胡某雇請,為漢陽四新一廣場做工。工程完工后,胡某分別欠他倆7萬余元、4萬余元工錢未付。
陳順華曾向相關部門反映過,但無果。他多次找胡某以及發包項目給胡某的勞務公司討要欠薪,卻遭到不明身份的人威脅。
魯燁律師建議陳順華等人準備好證據,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包工頭、勞務公司、發包單位,追討欠薪。魯律師當即為陳順華等人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
見到湖北豐海律師事務所主任羅岳律師后,吳勁等 7名農民工焦慮地詢問:“前幾天,我們工作的酒店突然停業了,員工的工資被拖欠,顧客的團年飯預付款也沒退還,這可怎么辦呀?”
羅律師了解案情后,發現這些農民工手中的證據材料太簡單,僅有負責人出具的欠條,且欠條沒有蓋酒店印章,無法證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很難在勞動仲裁委立案,他建議,向曾處理過此事的勞動監察部門調取調查筆錄等證據,“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及時足額地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如果未繳納社保、未訂立勞動合同,還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支付未訂立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等。”
當天上午,200余名農民工前來“趕場”,公益律師為其中79名農民工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
案例
本報公益律師歷時兩年多 為84名服裝工討回18萬元欠薪
位于江漢區的一家服飾加工廠,2016年5月突然停產,包括車工、燙工、版師、設計等在內的打工者均失業。勞動關系存續期間,該廠未與任何打工者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7月,該服飾加工廠84名打工者向江漢區司法局下屬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該中心指派本報楚天公益律師團成員、湖北乙千律師事務所康建律師和另一名律師聯合辦案,為84名打工者提供法律援助。
公益律師康建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心作了準備,為這84名打工者追索欠薪、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沒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等,索賠額合計200余萬元。
后經仲裁、一審。因人數眾多,且具體案情存在差異,受案的江漢區法院十次分批開庭進行了審理,并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間,陸續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該服裝加工廠向84名打工者應共計支付170萬余元。
該服裝加工廠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后又申請撤訴。武漢中院于去年6月向84名打工者送達了準予撤訴的裁定書,一審判決自此生效。
判決生效后,部分打工者委托康建律師向江漢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采取了包括凍結對方銀行賬戶在內的強制執行措施,目前執行到位的金額為18萬元。“本案仍在進一步執行中,希望能執行到更多的財產,不負勞動者兩年多的苦苦等待。”昨日,康建律師說。
綠色通道
武漢法援機構提供套餐式法律援助
昨日,據武漢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處田建春處長介紹,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武漢市司法局專題部署從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全市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司法為民專項活動。
田處長說,市區兩級法律援助機構已開通農民工維權專項服務“綠色通道”,采取凡是涉及農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請,一律免除經濟狀況審查;凡是涉及農民工的欠薪、社保和工傷賠償糾紛,一律現場決定提供援助;凡是農民工申請的法律援助一律簡化程序,快速辦理。
同時,推進法律援助精準覆蓋。發揮“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功能作用,向農民工群體推送法律服務微信公眾號,探索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微信群,利用微信、網站、案例庫等網絡平臺告知農民工享有的勞動權益,及時獲得免費法律咨詢、代書、調解、代理等全天候法律服務。引導農民工通過司法部“百度法律援助地圖”就近申請法律援助。向農民工提供全方位套餐式法律援助服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