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葉輝)1月17日,記者從孝感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孝感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監管體系正在逐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城鄉生活垃圾產生量129萬噸,垃圾收集無害化處理量121萬噸,較上年增長21.8%,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3%(城市99.6%,鄉鎮農村86%),較上年提高12.2%。
孝感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朱光洪介紹,2018年是孝感市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的啟動年,先后制定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建立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庫并按計劃實施、調整編制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開展存量垃圾排查整治、加快完善垃圾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理設施體系、加快完善運行管理體系、逐步開展垃圾分類試點示范、逐步推進“智慧環衛”建設、完成40%以上行政村垃圾治理達標等工作。
垃圾收運處理形成閉環
“垃圾從產生、收集到集并,經中轉站壓縮轉運,最后到處理終端進行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基本形成閉合體系。”孝感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村鎮科負責人告訴記者。
截至2018年底,孝感市已建成8座垃圾無害化處理終端(其中1座為水泥窯協同預處理工藝,7座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填埋場總庫容1080萬立方米,水泥窯協同預處理廠年處理能力12萬噸;建成建筑垃圾處理場4座;全市城鄉建成壓縮式垃圾中轉站184座,其中鄉鎮中轉站116座,實現全覆蓋;全市擁有大型壓縮式轉運車輛103臺,中小型轉運車輛754臺(鄉鎮523臺),清掃車71臺(鄉鎮24臺),灑水車154臺(鄉鎮100臺);鄉鎮農村勾臂箱10000余個、各型號公共垃圾桶18萬余個。
運行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記者了解到,孝感市在以“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為基本工作模式的同時,大力推行市場化運作,逐步完善運行管理體系。
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對垃圾治理長效管理機制進行了探索,漢川市、云夢縣、大悟縣實現城鄉一體垃圾治理管理;云夢縣、安陸市、孝昌縣實現縣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運營;應城市實現垃圾從鄉鎮中轉站到處理廠垃圾轉運市場化和垃圾處理市場化;孝南區、漢川市、應城市、大悟縣垃圾治理在縣級層面主要是行政推進,鄉鎮層面大部分實現市場化運營。全市農村擁有保潔人員9000余人,受益者付費和保潔管理機制初步建立,農村環境面貌不斷改善。

孝昌縣王店鎮高崗村

漢川市汈東街道辦事處長興鋪村

云夢縣義堂鎮紅光村
一批垃圾治理項目啟動
孝感市2018年規劃垃圾治理三年行動項目61個,其中納入2018年啟動建設和改造的項目共20個。初步統計,全市2018年各類新建項目58個(鄉鎮36個),改擴建項目32個(鄉鎮21個),完成投資額5.7億元。

孝感市靜脈產業園
孝感市靜脈產業園一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能力1500噸/日,總投資10.73億元,已完成投資4.7億元(其中政府投資5000萬元)。

漢川市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擴容項目
漢川市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擴容項目(新增日處理能力150噸)、日處理600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仙女山垃圾填埋場治理工程和霍城垃圾填埋場治理工程均已列入政府建設計劃,相關單位正在抓緊進行項目設計、環評論證等前期準備工作。
安陸市建設完成了1座日處理能力50噸的建筑垃圾消納場,完成了垃圾場填埋沼氣發電,并投入規范運行。應城市、孝昌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大悟縣兩個垃圾填埋場項目等正在啟動前期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