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曾莉通訊員劉慶忠張洪剛
大年初一晚上7時45分,又到了觀測時間。
咸豐縣氣象臺副臺長李春黎拿著觀測簿,打著手電筒,從值班室趕到山頂的氣象觀測場,收集氣象數據、更換日照紙……從臘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三,李春黎都是一個人堅守在這座山頂氣象站。
咸豐縣地處鄂西南,四周山多,天氣環境復雜多變。李春黎所在的氣象觀測站是國家一般氣象站,位于海拔776.9米的山頂,開展包括氣溫、風、天氣現象、能見度等多方面觀測,必須24小時值守,吃住在站內,平時每天換一次班。臘月二十七接班前,李春黎買了臘肉、肉圓等年貨,每天自己開灶做飯。這一輪班,她要一個人堅守7天。
李春黎今年24歲,到氣象臺工作兩年半。今年春節,她主動提出值班,讓其他同事回家過個好年。她說:“全站三個觀測員中,我的年齡最大,老家宜都,年后回家看望父母也方便,還是把回家過年的機會讓給老家在外省的同事吧。”
雖然年齡最大,可李春黎也是第一次獨自在外過年。往年過年,李春黎都是在家和父母親友們一起吃年飯、看春晚。今年春節,她一個人堅守在氣象站,每天的活動范圍只在觀測場、業務室和宿舍,最難熬的是寂寞。白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晚上整個辦公樓一片漆黑,只有她所在的值班室亮著一盞燈。“整個臺站只有我一個人,到晚上心里真有點犯怵……”
春節期間值班,會比平時更忙、責任更大。早上7時,李春黎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600多平方米的觀測場上,李春黎先從北到南巡視一遍自動觀測的儀器設備,然后進行日常觀測,用紙筆記錄下當時出現的天氣現象和能見度,隨后,去機房和配電室查看網絡通訊是否正常,最后迅速趕回值班室,將觀測到的天氣數據及時上報給省氣象局。盡管溫度、濕度、風力、風向等氣象數據的監測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但為確保數據的準時和準確,觀測員必須時刻關注觀測數據是否正常采集并發送。從上午7時到晚上8時,一共要進行3次人工觀測。“今年春節前段天氣不錯,值班相對輕松一些;預測后期有一輪雨雪天氣,到時進行氣象觀測就又是一場戰斗。”李春黎介紹,咸豐位于山區,觀測場又建在山頂開闊處,天氣寒冷,溫度太低觀測場的設備還容易壞,要加強維護。
晚上7時30分,李春黎的父母給她打來視頻電話,視頻中父母親友們一起圍坐在餐桌旁,桌上擺滿了她愛吃的美味佳肴。看著手機屏幕上親人們的笑臉,李春黎眼圈發紅。
15分鐘后,李春黎掛斷了視頻電話,她要到山頂觀測場進行當天最后一輪觀測。爬上山頂,看著山下小城的萬家燈火,李春黎欣慰地笑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