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陳新才、曹忠宏、姜雙雙)“這個春節真省心,兒子、媳婦和孫子回到家,再也沒有為一家人上廁所‘方便’的事犯愁啦。”2月14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龍潭溝村六組村民高華香樂呵呵地對鄉鄰說:“以往春節期間,3個兒子帶著媳婦和孫子回來,每天都為上廁傷腦筋,去年,在區里‘三改’的政策幫扶下,在屋里建起了2個男女分設的衛生間,并且裝上了面盆、熱水器、浴霸燈設施,這樣,一家人蹲廁所再也不咳嗽啦。”
過去,“一個大缸兩木板,三尺土墻圍四邊,雨天糞便滿地流,熱天臭氣熏暈頭。”是鄖陽區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而且不分男女、混合使用。農民們在蹲廁所期間,往往為了預防他人如廁,都會用咳嗽不停的方式傳遞暗示、告誡廁所里面已經有人了。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無害化衛生改廁工程的大力實施,鄖陽區部分農村陸續告別又臭又臟的廁所。
去年,鄖陽區啟動 “三改” (改房、改廁、改水)到戶工程后,通過規范標準、資金補助、政策引導、群眾自籌等方式,再次掀起 “廁所革命”熱潮。一年間,該區累計建設改造農村廁所6681座。
張麗是鄖陽區茶店鎮大嶺山村5組村民,由于她家的房子臨近馬路,廁所也靠近馬路,原來的廁所很破舊,衛生狀況很差。去年7月,村上按照統一施工標準,對張麗家的廁所進行無害化改造。廁所的外墻統一刷上淡黃色涂料,房頂換上琉璃瓦,裝上了門,廁所內墻貼上光滑的墻磚,地面鋪上地磚,原來的旱廁改成水沖式廁所。
“全村已經完成19戶改廁任務。”大嶺山村 “三改”小組組長張自海介紹,“今年,我們將全面完成本村120戶的改廁任務。”
據了解,鄖陽區在推進 “廁所革命”中,重點實施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配套封閉式化糞池,力爭達到水沖式、地貼磚、蹲便器、化糞池、全封閉的標準。同時,鼓勵農戶在改廁的同時對畜禽養殖圈舍 (欄)進行改造,達到 “糞污處理無害化”標準,同步對房前屋后環境衛生進行整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