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唐匯政)湘鄂邊陲鶴峰深山白族鄉有一教師巾幗群,姐妹23人,有二十來歲的小姑娘,也有五十過頭的老大姐。她們為了山區的教育,為了山區的孩子,肩負起教師的使命,擔起“媽媽”的責任,默默地工作,無私地奉獻。
鶴峰縣鐵爐白族鄉中心小學,位于湖南石門縣、桑植縣,湖北鶴峰縣接壤“一腳踏兩省三縣”大山深處,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完全小學。該校現有學生568人,教師共35人,女教師23人,占65.7%,學校中層領導7人,女教師4人,占57.1%,12個教學班,10位女教師擔任班主任,占83.3%。

教師巾幗群合影。通訊員唐匯政攝
23姐妹相聚深山校園,親如一家人,共謀學校發展,潛心教書育人,工作從不講價錢,人人爭先,爭當班主任,爭選主學科教學。當班主任是學校所有工作中的第一苦差,而姐妹們覺得不當班主任是自己工作經歷中的遺憾,只有當班主任,才會跟學生走得更近、更親—— 看守學生有序就餐;陪護學生按規就寢;對留守學生、頑皮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給女生做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校園少年宮小組活動;開展學校文體活動。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姐妹們。
離家450多公里的天門市姑娘余靜,離家300多公里的利川姑娘高巧玲、陳代珍,離家280多公里的恩施州城姑娘黎琦,離家100多公里的鄔陽鄉劉琰艷、中營鄉吳玖玲等,這些遠方的姐妹們每學期都是開學最先到校,放假最后離校。雙休日及部分短期節假從未回過家。她們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工作之余,大家相處如親姐妹,一起做飯,一起就餐,一起探究教學、備課、批改作業、了解學生,結伴同行對學生進行家訪,幫助學生補習功課,給留守學生送去“媽媽”的溫暖……
向文艷,中共黨員,2011年6月大學畢業后從事資教工作,后考入鐵爐白族鄉中心小學,她工作勤奮、努力上進,贏得學生的喜愛,贏得家長的尊重,贏得領導的信任,擔任過班主任、教務主任、副校長職務,與她的姐妹們一道潛心從教,精心育人,將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她以身作則,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經常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培優輔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努力做到讓優等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有進步。
黎琦,2016年畢業于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她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報考了極其偏遠的鐵爐白族鄉小學教師,她從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天起,一直擔任班主任,對學生關愛有加,學生稱她“大姐媽媽”。她是專職英語教師,是她激起了山里孩子學英語的興趣,為山里的孩子插上了學英語的翅膀,她所教的英語成績每學期都位居全縣前列。
劉琰艷,2015年畢業于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報考了鐵爐白族鄉小學教師。在這里,她擔當學校政教主任、班主任,工作業績突出,深受當地領導、學生和家長及社會的好評,她懷揣一顆初心,扎根山區教育,喜歡上教師這份職業,這份工作,因為工作充滿成就感。
53歲的老教師蔡重云,從教37年來,一直從事一二年級語文啟蒙教學,長期擔任班主任,她工作不減當年,始終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細心耐煩,循循善誘,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全縣榜首,深得學生的尊敬和家長的愛戴。
……
扎根湘鄂邊陲鶴峰深山白族鄉校園潛心從教的姐妹們,個個都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豪杰,在學校發展、課堂改革、教學研究等工作中滲透她們的汗水;在學校一屆又一屆運動會,一年又一年慶“六一”等活動中有她們靚麗的身影;在精準扶貧家訪的鄉間路上留有她們深深的腳印;在學校的功勞簿上留有她們的芳名。
據了解,該校2011年獲得鶴峰縣婦聯、鶴峰縣文明辦“巾幗示范崗”榮譽稱號;2019年被推薦為鶴峰縣“三八紅旗集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