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武漢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來本報接聽熱線
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通訊員廖宇智謝銘輝黨京武實習生劉琴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武漢計劃用三年時間,改造全市1160處供水單元,將此前普查中發現的水壓不穩、水質不佳等問題逐一徹底解決,惠及180萬人。這項惠民工程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市民對此還有什么意見建議?4月24日上午,武漢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專班負責人葉輝、武漢市水務集團二次供水管理辦公室主任鄭艷榮、武漢長江現代水務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心寧,做客楚天都市報“市民有約”,解答讀者疑問,傾聽市民聲音。
首批項目已開工
預計三個月完成
“這次大規模集中改造城市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設施,能否推進得快一點?”熱線中,有市民提出這樣的期待。
葉輝介紹,武漢市政府確定今年的改造任務為300處,在專班的統籌下,各區與供水企業簽訂了框架協議,進行了現場踏勘,完成了設計、立項等一系列施工前準備工作。到目前為止,今年首批61處供水單元已全部開工,預計2至3個月完成。其他項目將于6月底前滾動實施、陸續開工。
“以前總有人抱怨二次供水改造難,很大程度是因為前期程序復雜,推進緩慢”,葉輝表示,此次改造工程,各中心城區的人民政府是責任主體。按照《武漢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方案》,各區都要對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審批。“我們力爭各個環節都相應提速,盡早讓市民享受到改造成果。”
用水訴求不盡相同
吁請居民支持配合
家住張家灣小區27棟的一名讀者來電反映,他所在的樓棟去年已經完成了二次供水改造。“新的水管已經在使用,但舊的管道還沒拆除,很擔心舊管道隨時出現漏水問題。”
武漢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現場核實發現,這棟樓去年出現用水難,水務集團已經進行了立管出戶和一戶一表改造。“但小部分居民不同意改造,不得不臨時采用新老立管兩套供水系統同時運行。”針對銹蝕的老立管,工作人員進行了及時處置。“我們正在等待該樓棟居民簽字,待全部簽字認可后,才能切斷老供水管。”
記者了解到,目前出現二次供水問題的,絕大多數都是較高樓層,而低樓層住戶通常用水有保障。要解決好居民用水難的問題,還需居民多多支持和配合。“一方面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文明施工,盡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同時也呼吁廣大市民,理解支持改造工作。”葉輝表示。
想要納入改造范圍
可向街道社區申請
家住青山區和平花苑的曾女士打進電話稱,他們所住的是1998年建設的老房子,水箱的水質常難以保障,相關的二次供水設施也比較老舊,十分希望小區也能納入改造。家住江岸區蘭陵路6號的張先生反映,他家住在8樓,長期用水困難,白天水壓很小。“原先的泵房已經廢棄多年,盼望能通過這次二次供水改造,建一個新泵房。”
水務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核實發現,上述兩個小區都暫未納入本輪改造范圍,他們隨后向相關社區反饋了這一問題。在現場,工作人員也告知居民,可向社區申報改造,有關部門將在后期統籌考慮。
葉輝介紹,今年計劃要改造300處供水單元,只會多不會少。“我們在實施改造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臨近小區也存在用水難,只要條件允許,都會進行改造。”他同時表示,如果樓棟出現用水難問題,希望改造二次供水設施的,居民可向所在社區或街道申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