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呂鑒蕾、白云 通訊員王濤、陳昊)5月12日,第五屆千萬粉絲走進鄂旅投活動圓滿舉辦。今年恰逢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鄂旅投”)成立十周年,鄂旅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劉俊剛對參加活動的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曬出了10年“成績單”:
——由劃轉的“三庫五場兩賓館”起步,到擁有3000平方公里優質旅游資源、30家大型景區、2家控股新三板上市公司、3家參股主板上市公司;
——資產總額由15億元增長到500億元,增長33倍;年收入從零起步,增長到90億元;年實現利稅由187萬元增長到11億元,增長588倍;
——綜合實力躋身全國旅游集團20強,位列中國旅游投資企業百強第11位,成為世界旅游聯盟成員;
——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和幕阜山等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累計投入近200億元,帶動社會投入1000多億元,讓深藏大山的旅游資源“活”起來,實現“開發一個景區、保護一片生態、帶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富民效應。
從單一產業到“一業為主、多元協同”,從偏居一隅到輻射省內外……十年來,鄂旅投實現了完美的“撐桿跳”。

恩施大峽谷景觀(鄂旅投供圖)
鄂西旅游的拓荒者
“建設文化旅游強省”,這是鄂旅投始終如一的使命。
時間回到10年前,2008年,省政府發布《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決定》,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
2009年5月,為推進“兩圈一帶”戰略,省委、省政府批準組建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有限公司,“鄂旅投”呱呱落地。
“從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內涵看,這不是簡單的旅游圈,而是經濟、生態、文化、社會有機統一的復合圈。”業內人士指出,鄂旅投無疑是這一內涵的實踐者、拓荒者。
然而,作為拓荒者,初創的鄂旅投處境多少有些尷尬:只有一塊牌子,無項目、無辦公室、無品牌,注冊資本3億元,注入的資產多藏身鄂西深山老林,經濟價值尚未激活。
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一腔熱情,和“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的工匠情懷,鄂旅投人一人身兼數職,人人都是多面手,整個公司通宵達旦是工作常態。
十年來,他們櫛風沐雨、艱難拓荒,用腳步丈量大地;十年來,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鄂西大地從此山美民富;十年來,從鄂西到全省,荊楚山水不斷鍛造傳世精品。

《龍船調》劇場(鄂旅投供圖)
文旅行業的領跑者
“我們探索‘一業為主、多元協同’的發展模式,已成為主業突出、資產優良、運轉規范、競爭力強的大型國有文化旅游投資集團。”10年后的誓師動員大會上,劉俊剛底氣十足。
鄂旅投亮眼的成績單,正是他底氣的來源。
圍繞“旅游+”戰略,鄂旅投用10年時間,濃墨重彩地演繹了一出“鄂旅投,從鄂西走向世界”的動人曲目。在《湖北,從長江走向世界》宣傳片中,鄂旅投11幅作品亮相外交部藍色大廳和首屆進博會。
鄂旅投重點打造了土家民俗文化、生態文化、三國文化、廉政文化、創意文化、休閑文化等六大文化旅游品牌。目的十分明確:實現產業價值鏈不斷延伸,促進產業裂變新生。
同時,為促進產業發展壯大,鄂旅投還在不斷嘗試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相互賦能。
在“文旅+金融”方面,鄂旅投牽頭設立100億元湖北省文化旅游產業基金,組建金控平臺旅投資本,引導各類政策基金、產業基金注入文旅主業;鄂旅股份在新三板掛牌,目前正沖刺主板上市;搶灘資本市場,加快資產證券化;積極籌備申報財務公司,為文旅主業健康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在“文旅+新型城鎮建設”方面,按照文旅融合、產城一體的思路,鄂旅投重點建設恩施龍鳳生態新城、宜昌江南生態新城、荊州城南新區、鄂州紅蓮湖新區四大新區,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文化旅游生態新城。
圍繞“文旅+商貿物流”,鄂旅投積極構建“貿易+平臺+實業”轉型發展模式,進出口貿易穩健發展,生態養殖產業不斷壯大,供港優勢持續放大。建設武漢東湖綜保區保稅物流園,建成國家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湖北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倉,成為湖北外貿綜合服務試點和湖北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湖北跨境電商平臺“鄂通全球購”上線運營。
“通過文旅景區與多元業態的融合,整合資源改善供給體系,鄂旅投正在從行業‘跟跑者’向‘領跑者’邁進。”劉俊剛說。

洈水汽車露營基地(鄂旅投供圖)
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
肩負著“建設文化旅游強省”的歷史使命,除了不斷壯大產業,“紅色引擎,國企擔當”更顯鄂旅投政治本色。
“我們堅持把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劉俊剛說。
據介紹,鄂旅投始終堅持政治立企,高位謀劃和扎實推進政治統領、廉潔清風、人才成長、文化鑄魂“四大工程”,深化國企黨建品牌創建,黨建“四大工程”獲評湖北省國企改革十大案例、2018年度湖北十大黨建案例。

長陽清江畫廊“麻池古寨”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鄂旅投供圖)
旅游扶貧的帶動者
鄂旅投創新推出“項目拉動、品牌帶動、文旅融合、黨建引領”造血扶貧新模式,堅持項目優先在貧困地區布局,先后榮獲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幕阜山全省深度貧困地區投資198億元,帶動社會投資千億元,讓深藏大山、交通閉塞的旅游資源‘活’起來,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引擎。”劉俊剛介紹。
世界旅游聯盟秘書長劉士軍贊嘆,鄂旅投作為世界旅游聯盟的重要成員,十年來,在“開發一個景區,帶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旅游扶貧效應為中國旅游減貧事業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中國向全球分享旅游減貧經驗提供了重要參考。
打開鄂旅投的官網,“守正出新,行穩致遠”八個大字映入眼簾,既總結了過去,也展望了未來。

鄂旅投官網首頁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再啟新程。
秉持為旅游而探索,為文化而傳承,為生態而守望的情懷,發揚篳路藍縷、務實重行的創業精神。鄂旅投人吹響二次創業的號角:聚力服務省委、省政府“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矢志不渝推進湖北文化旅游強省建設,為打造千億級國企引吭高歌!
延伸閱讀:鄂旅投六大文化旅游品牌
一是生態文化旅游品牌。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挖掘湖北的大江大湖生態資源,參與“一江兩山”(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在洪湖建設“兩鎮、一道、一島”項目(金灣水鄉風情小鎮、悅兮溫泉度假小鎮、環洪湖綠道、茶壇島),在松滋打造洈水運動休閑小鎮和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區,建成全國首個五星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在荊門打造漳河風景區和愛飛客航空飛行小鎮,在石首依托天鵝洲麋鹿和白鰭豚兩張國家級生態名片,加快建設長江生態旅游示范區,不斷提升“千湖之省、魚米之鄉”旅游品牌影響力。

荊門愛飛客小鎮-極客公園(鄂旅投供圖)
二是三國文化旅游品牌。挖掘三國文化最精華的關公忠義文化和諸葛亮智慧文化,推出全國首臺大型實景影像話劇《草廬·諸葛亮》和《入城儀式》《關公的世界》《劉備招親》等演藝項目,建成全球最大體量關公雕像和亞洲最大草廬形態劇場,打造荊州關公義園和襄陽隆中文化園,沿襄荊古道形成義園、智園交相輝映的三國文化黃金走廊。

《草廬諸葛亮》劇場(鄂旅投供圖)
三是土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清江沿線土家民俗文化資源,以恩施大峽谷為龍頭,整合恩施清江、咸豐坪壩營、唐崖土司城、黃金洞、長陽清江畫廊、五峰柴埠溪等優質旅游資源,加快打造大清江國際旅游目的地。在恩施大峽谷建設全國獨一無二的女兒寨土家特色風情小鎮和世界最大的峽谷實景劇場、全國最大峽谷實景音樂劇《龍船調》,成為湖北旅游繼“一江兩山”(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之后的第四增長極,年接待游客150多萬人,營收近4億元,位列2018年全國5A級旅游景區影響力50強,排名第三。

唐崖土司城遺址(鄂旅投供圖)
四是廉潔文化旅游品牌。深度挖掘李自成及大順政權留給后人的警示教育意義,打造九宮山闖王文化園。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諸葛精神,在襄陽隆中景區建設諸葛亮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傳承屈原愛國、德政、修身的廉政思想,在秭歸屈原故里景區建設屈原廉潔教育基地。挖掘豐富的廉潔文化元素,在洈水景區打造體驗式廉潔教育基地。
五是創意文化旅游品牌。在原武漢鍋爐廠廠房打造武昌新文化地標403國際藝術中心,在江岸區漢黃路舊倉庫建設國家級文創園區良友紅坊文化創意產業園。

403國際藝術中心
六是休閑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環武漢都市休閑旅游帶,重點推進漢陽龍陽湖“大湖+”文旅綜合體、四新文體公園、臨空港柏泉古鎮和咸寧軍旅小鎮及白水畈田園綜合體、仙桃沔陽小鎮、黃梅東山小鎮等項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