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李燕)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民俗文化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讓世界為之贊嘆,讓國人為之驕傲。 5月26日上午9時,千余人共同相聚在漢陽區墨水湖公園,共同見證“世界軍運 天下知音—2019知音國際文化節”。活動現場,知音民俗文化秀盛宴由多位非遺傳承人呈現,通過漢繡,畫扇,書法和古法手工等精美絕倫的手藝完美詮釋著知音文化。

陳伍金師傅展示鋼筆作品。 記者 李燕 攝
71歲畫扇師傅身邊圍滿了觀眾,創作畫扇的陳伍金畢業于湖北美校,當過工人、老師、宣傳干事,斷斷續續畫扇長達50余年,他將牡丹,古琴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畫中,賦予每幅畫扇獨特的寓意,如今制作一副栩栩如生的畫扇從調墨到勾勒再上色只需要十多分鐘。對軍運會和知音文化他表達了自己的感想:"知音就是理解,無論是上下級、夫妻還是兄弟之間都需要理解。"他認為此次活動將知音文化與軍運融合,不僅代表著民族文化的高度,還代表整個人類文化的高度。

漢繡作品。 記者 李燕 攝
漢繡傳承人王燕女士為觀眾介紹了繡有小雞圖樣的牙簽包:"雞通吉祥,狀為花瓶,象征平平安安。選花型、勾勒、配線等,完成這樣一個看似小巧的作品就需要10多道工序。"她對記者感慨道:"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做的不僅僅是傳承,更有發展創新。希望此次能通過軍運會的舞臺讓漢繡這張武漢名片名揚世界。"

古法手工技藝作品展示。 記者 李燕 攝
時過境遷,在現代社會里,太多紛繁新事物的興起,湮沒了兒時的美好記憶,可這些慢慢消失的老手藝恰恰是我們的文化和民族的根基,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能夠學習、傳承這些技藝,讓中國的文化精髓世代相傳。

武漢市書法家協會成員展示書法作品“知音漢陽”。 記者 李燕 攝
畫不夠的扇子,繡不盡的漢繡,寫不完的書法…通過這場大秀,武漢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傳統民俗的博大精深,營造出濃厚的軍運文化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