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6月7日,我省高考正式開考。全省共設考點303個,考場12474個,38.42萬名考生報名參加考試。端午的節日氛圍令今年高考增添了更多美好祝福。和往年相比,今年高職技能高考人數有所增加。
上午9時,在省教育考試院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大屏幕監控畫面正在顯示武漢、???、鄂州等地考場即時情況,考場秩序井然。每個考場不能超過30人,為了讓監控畫面更加清晰,今年已改建41個考點,全省計劃在兩年內實現所有考點改建。
在東湖中學考點,治安巡邏、電力保障等車輛隨時待命,保障校園安全安靜。武漢國華學校兩位送考老師說,他們和十幾名學生從武昌雄楚大道出發,8時就到了。和往年相比,今年更順暢。據了解,今年高考恰遇端午小長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
由高校老師和考試院工作人員組成的省派巡視員300多人,早已到崗,各市州也組織了當地人員巡視,保證考試公平公正。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對高考工作高度重視,各考點考場布置符合規范,設立了舉報電話、曝光臺和醫務室,張貼了《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全省高考首日平穩順利。
趙海山視察2019年高考工作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沈考)6月6日,副省長趙海山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武漢市洪山高級中學考點,視察高考考前準備情況。7日,高考開考首日,趙海山到省教育考試院考務指揮中心、武漢市東湖中學考點,視察高考開考情況。
趙海山詳細聽取考點負責人有關情況介紹,仔細查看考場教室、考務工作室、監控室、廣播室、試卷保密室等場所,實地檢查高考組織實施情況。在省教育考試院考務指揮中心,趙海山通過考務指揮平臺巡查全省高考開考情況,并向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廳際聯席會議聯合值班人員表示慰問。
趙海山強調,高考關系國家發展大計,關系千萬學子前途命運,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一定要確保試卷安全、考生安全、考試安全,做到組織嚴密、運行平穩。同時要積極做好服務保障,為考生創造良好考試環境。各地各相關部門和各考點要切實履行職責,強化大局觀念,加強風險防控,做到信息暢通、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確保實現“平安高考”工作目標。
我省2019年高考總報名人數為38.42萬人,共設考點303個,設考場12474 個,考試全部安排在標準化考點進行。
考生忘帶身份證
民警駕車30分鐘往返取回
湖北日報訊(實習生張雙雙)6月7日早上8時10分,在武漢市第一中學考點門前,家住硚口宗關的楊同學突然發現自己沒帶身份證,向民警求助后,民警開警燈駕駛警車快速行駛幫助取回身份證,于8時40分返回考點,楊同學順利進入考場。
發現孩子身份證忘帶時,楊同學的家長非常焦急,情急之下向考點執勤的民警求助。江漢區交通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胡敏首先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仔細回想身份證在哪里。楊同學回憶起身份證落在家中的書包里。隨后,胡敏立刻找到民警潘瑞文,啟動緊急預案,駕駛警車帶著楊同學的父親回家取身份證,并協調安保讓考生先進校內等候。
楊同學家住硚口宗關,距離武漢市第一中學近8公里,早高峰時往返至少需要50分鐘左右,但時值端午節假期,路面車流量不大,民警開警燈快速行駛,僅30分鐘就取回了身份證。“每年高考都有忘帶準考證、身份證或遲到等狀況發生。針對這些情況,江漢區交通大隊都設有預案安排,在考場周邊安排警車、漢警快騎、愛心護考車三支力量以應對突發情況,竭力服務考生和家長?!迸巳鹞耐瑫r也建議考生和家長仔細檢查證件材料,做好考前準備工作。
名師點贊湖北高考作文題
勞動是一個好話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方琳韓曉玲龔雪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現實生活中,有人不愿勞動,有人不尊重勞動。2019年湖北高考作文題要求學生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本報約請的3位點評專家認為,今年作文題好入手,但寫好不容易。
題旨樸素,意義深遠
華師一附中語文教研組長吳洪濤認為,這個題目能讓學生都有話說,讓學生在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對勞動的闡述既有傳統文化的體現,又有新時代的特點,能考查學生對中國傳統美德的認識,也引發學生思考在新科技時代勞動的意義與價值。考生只要圍繞“勞動”這個話題,談自己的認識和思考,以及對當今學生的希望和建議,就是符合題意的。
宜昌名師、宜昌一中語文教師陳鵬認為,今年作文題重視公民素養的考察和培育,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他說,中小學校常常組織演講比賽,但真正參與上臺的學生總是少數,很多學生的演講稿還是家長或老師代勞的。今年高考Ⅰ卷和Ⅱ卷均要求寫演講稿,Ⅱ卷還可以寫信,寫觀后感,這就是回歸了語文的工具性特征?!敖毯⒆觽儗W語文12年,如果他們連一封信都不會寫,站到臺上連一次演講都不會,豈不是莫大的悲哀?”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譚邦和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了“勞動”話題。體力勞動創造物質財富,腦力勞動創造精神財富,人類依賴這兩種勞動形式的相互配合,實現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所以“不可偏廢,兩必尊重”。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簡單地批評題干中所謂“有些人”的觀點,因為學習也是勞動,節省體力和時間也有某種道理。
但題目所指的“勞動”明顯是偏向體力勞動的,論證難點是,人類發展到21世紀,確實已經可以把更多的體力活交給機器人,為什么還需要培養對于適當的體力勞動的熱情呢?原因在于,如果形成輕視甚至賤視體力勞動的錯誤觀念,非常不利于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尊重勞動和勞動者,社會才能持續良性發展。
陳鵬老師結合當下現實更進一步闡述說,如今絕大多數學生從小的任務就是專心學習,認真做題,上培優班,家務勞動基本不做,社區服務和實踐更是很少,有的學校甚至孩子犯錯誤后的懲罰就是勞動。今年的作文題直指這一弊病,引導學生發現勞動之美之益,引導家長和社會關注勞動的意義,看起來極其樸素卻意蘊深遠。
釋放“言之有物”強烈信號
人人都有話說,但說好不容易。3位老師都指出,這一題目在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累和運用。譬如題干提供了兩段古語:“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是說百姓的生計在于勤勞,勤勞就不至于匱乏;“夙興夜寐,灑掃庭內”語出《詩·大雅·抑》,講做人要晚睡早起,里外灑掃,不辭辛勞。
此外,優秀的考生應該在邏輯論證的過程中,追求激情與文采。描述勞動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的時候,若能引經據典,或者寫出長串的排比句,聯系現實言之有物,恰到好處,就會是一篇好文章。
據了解,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所有試題均保持較高質量及合理難度。
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都明確規定考生必須采用演講稿、書信、觀后感及慰問信等特定的實用性文體。這些實用性文體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也更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全國Ⅲ卷作文試題“畫里話外,師生情長”雖未明確規定文體,但漫畫材料直接取材于每個考生都深有感觸的場景,有助于激發考生寫作熱情,抒發真實情感。
三套試卷的作文試題對中學寫作教學釋放出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