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柯利華、通訊員郭斯、陳恒)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這是一所山區農村小學:現代化的塑膠運動場,音樂、美術、科學功能室配套完善,學生公寓設施齊備,圖書交換站前擠滿小孩。“這些都是均衡發展帶來的可喜變化。”浠水縣綠楊鄉程畈小學校長張偉說。
變化,源于浠水縣2017年啟動的教育振興計劃。“學校建設水平比周邊縣市落后3-5年,近四成學校缺功能教室,師生比不達標,體音美開課不足。”縣委書記黃強胤坦言,作為傳統教育大縣,浠水當時的狀況與群眾期望不符,破除學校不足、教師不夠、運轉不暢三大“瓶頸”,必須拿出硬招實招。
統籌上級資金,擠出本級資金,引進社會資本。縣長付宇介紹,2016年至2018年,浠水縣教育支出分別達到9.785 億元、9.979億元、10.287億元,每年保持2%以上的增長。該縣完善教師長效補充機制,近3年來招錄教師808人,補充教師的人數超過前10年總和,招錄人數居黃岡各縣市區第一。新教師90%補充到農村學校,全縣所有教師的改革性津貼全額納入財政預算,農村教師工資高出10%,且每月享受補貼500元。
幾年下來,效果初顯。2018年,浠水各類學校標準化、規范化達標率達到88%,中考優秀率22%,高考一本上線率21.3%,分別比2016年提高18、2.1、5.8個百分點,教育綜合考核排名連年遞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