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延燒數月的法國“黃背心”運動近日有聲量減弱的趨勢,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法國受訪者希望“黃背心”運動停止,約三成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黃背心”運動。
據法國《費加羅報》14日報道,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56%的受訪者希望“黃背心”運動停止,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同時,支持“黃背心”的受訪者人數同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
然而,對“黃背心”運動表示“同情”的受訪者仍然占據多數(58%),這一數據在兩周內下降了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有31%的受訪者明確對“黃背心”運動表示“反對”或“敵意”。此外,有超過三分之二(64%)的受訪者認為,上周六(9日)的抗議活動“遠離了最初的目的和訴求”。
持續數月的“黃背心”抗議活動給法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黃背心”運動給法國各大城市造成了約3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的經濟損失,并造成約7萬人失業。據法國總理府馬提尼翁宮的消息,法國當局將在未來幾周拿出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千2百萬),用于全國10多個城市。
巴黎當地時間9日又一次掀起示威游行,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第13個周六示威活動。據中新社報道,9日的巴黎示威者人數為4000人,全法示威者人數51000名,與上周相比有所回落。
為應對“黃馬甲運動”危機,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將于1月15日至3月15日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全國大辯論”,他本人也親身參與法國全國大辯論。在馬克龍每周堅持參加7小時全國大辯論的背景下,其支持率已經從去年年底最低谷的23%回升至大約34%,并有望逐漸企穩。
“黃背心”運動始于2018年11月中旬,起因是群眾反對政府調漲燃油稅,自發組織街頭抗議,在政府讓步取消調漲后,民怨未平,訴求轉為要求更多直接民主、社會正義、賦稅公平、反對警察暴力等,已連續13個周末上街,導致許多產業的經濟損失,但政府目前沒有進一步讓步的意圖。
【編輯: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