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駐美使館舉行開放日活動,崔天凱大使在開幕式上致辭。鄭琪 攝
人民網華盛頓5月4日電(記者 鄭琪)當地時間5月4日,中國駐美使館連續第二年舉辦開放日活動。使館精心組織了中國科技發展和中美科技合作展、中美建交40周年圖片展、“一帶一路”合作展,同時還設計了大量中華文化展示體驗活動,吸引了9000余名當地民眾前來參觀。
當天上午,大量美國民眾和當地華人華僑一早就在使館大門口排起了長隊。來自紐約的心理學家蓋爾·高德曼對記者說,自己和丈夫這次專程來到華盛頓,就是為了近距離了解美中這兩個重要國家之間的外交歷程,并現場體驗中國音樂、舞蹈和美食。家住華盛頓的瑞秋·爾顏和朋友各自收獲了現場書法家手寫的“愛”字和“樂”字,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感到十分幸運!”
活動現場,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無處不在。使館館舍由著名美籍華人設計師貝聿銘先生設計,本身就是東西交融、中美合璧的無聲例證。此外,文房四寶、茶藝、武術、民樂、歌舞等展示體驗活動,以及炸春卷、綠豆糯米糕等中式點心,也無不讓前來參觀者大呼過癮。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致辭時指出,開放令中國駐美使館收獲了友誼,也讓美國老百姓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同時開放也促成了中國的發展。他強調,中華文明一大特點是“和”“合”,中國追求和平、和諧,強調融合發展,海納百川成其大。基于這樣的文明基因,中國選擇并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同世界各國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崔天凱指出,中美關系40年歷經風雨保持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不僅造福彼此,也惠及世界。這個故事的核心正是民意相親,是民意相親奠定了中美友好的基礎,并將造就中美關系的未來。
“開放日”活動期間,使館還舉行了“我的中國相冊”故事分享活動頒獎典禮。該活動邀請公眾通過提交照片與故事,來講述他們與中國親人、朋友、鄰居以及同事之間的故事,以體現普通民眾對中美兩國關系的參與和貢獻。在兩個多月的征集時間內,主辦方共收到了數百份美麗照片和動人故事。
即將入學哈佛大學的麥克斯 ·霍恩12歲開始學習中文,迄今7次到訪中國,當天獲得了該活動評選的一等獎。霍恩告訴記者,自己喜愛中國文化,尤其對“廣場舞”文化情有獨鐘,對鳳凰傳奇、降央卓瑪、烏蘭圖雅等中國歌手更是如數家珍。霍恩說,自己學習中文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在他看來,美國公眾只有更好了解中國,才能知道如何同中國打交道,兩國才能更好地和平相處。

崔天凱為“我的中國相冊”故事分享活動特等獎獲獎者頒獎。鄭琪 攝

開幕式上表演的花鼓燈舞蹈。鄭琪 攝

家住華盛頓的瑞秋·爾顏和朋友各自收獲了現場書法家手寫的“愛”和“樂”字。鄭琪 攝

18歲的麥克斯 ·霍恩獲得“我的中國相冊”故事分享活動評選一等獎。鄭琪 攝

茶藝展臺前,講解員為美國民眾介紹安徽紅茶,并現場沏茶供品嘗。鄭琪 攝

美國孩子體驗中國文化。鄭琪 攝

美國民眾觀看“一帶一路”合作展。鄭琪 攝

美國民眾觀看中美建交40周年圖片展。鄭琪 攝

美國民眾現場品嘗綠豆糯米糕。鄭琪 攝

文房四寶展臺前,書法家為美國民眾書寫中文姓名,并講解每個漢字的含義。鄭琪 攝

美國民眾駐足欣賞中國寶鼎。鄭琪 攝

現場舞龍表演吸引民眾觀看。鄭琪 攝

美國民眾爭相與“大熊貓”合影。鄭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