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州夜景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吳蔚)近年來,曾經“一煤獨大”,因中國“江南煤都”主煤倉聞名遐邇的貴州省盤州市,開始以“世界古銀杏之鄉·金彩盤州”這樣一個嶄新的旅游形象名傳天下。
“早轉早主動,晚轉就被動。”近日,盤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令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盤州走上發展旅游產業的道路,是形勢所迫,也是時機成熟。

盤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令波在兩會上對盤州目前的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全域旅游”
在盤州是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煤炭是盤州的支柱產業,涉及面廣、從業人員多。
但同時,由于煤炭是傳統的能源產業,產業鏈短,抗風險能力弱,近年來受市場沖擊大,相關企業效益不斷下滑。
2014年,六盤水市第一屆旅發大會在盤州召開。李令波回憶,“這次會議開得很簡單,但是卻來得很及時”。此次會議后,盤州市委市政府積極轉變觀念,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及“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發展思路,把旅游業作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扶持,旅游業也上升到國民經濟新興支柱產業的新高度。
從傳統的能源產業轉型,盤州曾嘗試過很多路子,除了旅游產業還有農業產業等等,但是李令波認為,旅游,是最適合盤州的一條。
旅游產業是一個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產業,其經濟帶動效應遠高于其他行業。據有關資料統計,旅游業投資每增加1元,可帶動其他行業投資5元;旅游業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產業產值就會增加4.5元以上,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旅游業就業具有容量大、門檻低、勞動密集等特征,具有較強的就業帶動效應,旅游業也是公認的吸納就業量最大的產業之一。盤州,是一個擁有120萬人口的經濟強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任務重,就業壓力大,加快發展旅游業,可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從自身特性看,旅游業被稱為“無煙產業”、“綠色產業”、“生態產業”和“可持續產業”,是實現綠色發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發展旅游產業有著良好的政策機遇。”李令波說,近年來,國家把旅游業作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給予扶持,為加快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旅游發展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提出把旅游作為全省“三塊長板”之一來抓,把山地旅游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新興產業的主抓手,將打造精品景區、精品旅游線路作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六盤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舉全市之力、全市之智推動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設,旅游實現“井噴式”增長。同時,盤州市各界對發展旅游的共識也在日漸增強。

春季的烏蒙大草原故艾蒙酒店
可以說,有了難得的機遇、豐富的資源、良好的環境、堅實的基礎,盤州真正把發展旅游業擺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
李令波表示,盤州的旅游產業起步較晚,但是起點高。盤州清楚地認識到旅游業是一個投資大、起步階段效益并不一定明顯的產業,所以從一開始就把籌劃、布局放在了前面,把旅游景區建設好,把相關設施建設好,把重點項目開發好,推進旅游業快速發展。“特別是2016年提出建設全域旅游后,盤州的旅游發展更快了!”
事實證明,不到五年,真正產業化的旅游在盤州從無到有,成為了盤州繼煤炭產業之外的又一支柱產業和名片,促進了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2016年2月,盤州被納入了第一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錄。先后榮獲了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最美生態旅游示范縣和2017年中國全域旅游魅力指數排行榜第二等榮譽。
2017年,盤州旅游收入、接待人次年均增幅在40%以上,連續5年位居全省第一,旅游綜合測評指數連續兩年全省第一。旅游接待人次達801萬,實現旅游綜合收入達54.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95%和65.03%,全市旅游產業增加值達50.64億元、占GDP的8.8%,直接帶動3.5萬人就業。
據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盤州全市接待游客超過了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突破70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了4倍和5倍,拉動GDP增長1.6%,綜合貢獻率達到14.7%,形成了旅游引領、全域帶動的發展格局。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只是我們看準了時機,在盤州把旅游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盤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令波還有一個身份,烏蒙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
烏蒙大草原位于盤州市與水城縣交界,始建于2013年,旅游資源獨特,旅游開發價值高。目前,已經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并榮獲了國家生態體育公園稱號。為高規格、高標準編制烏蒙大草原景區旅游發展規劃,統籌推進烏蒙大草原、娘娘山、格所河大峽谷景區等盤北片區旅游資源連片開發建設,協調解決兩地區旅游產業發展問題,全力打造烏蒙大草原國家旅游度假區或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六盤水市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設立了烏蒙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由盤州市人民政府市長擔任管委會主任。這也充分體現了旅游在盤州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意義,更是盤州高度重視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

盤州全域旅游集散中心
“全域旅游”
在盤州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
2016年,是“全域旅游”實踐元年,當年2月,國家旅游局啟動“全域旅游革命”。什么是全域旅游?全國各地都在實踐探索中,卻仍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在李令波看來,全域旅游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導向,新的發展路徑,而他的意義在于在更高的起點上開創旅游發展的新局面。
從盤州具體實踐的角度來看,全域旅游又是一個創新、創造、創建的過程,打造一種以“任何資源都可以成為旅游資源”的新理念,整合區域內各種資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間,實現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將盤州打造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
為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創建,盤州總結出了一條“八統籌”的實踐之路。
統籌謀劃,共抓“全域創建”。為了更好的發展旅游產業,盤州成立了由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任主任的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全市旅游工作的最高協調、議事、決策機構,通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人大主任辦公會等專題研究部署全域旅游工作,推動全域旅游規劃、重大項目和體制機制建設。《盤州市全域旅游創建實施方案》和《盤州市全域旅游工作目標考核辦法》的出臺,正式將全域旅游創建納入年終考核,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形成了全域旅游、全域發展的強大共識。
統籌規劃,共繪“一張藍圖”。盤州將旅游融入城市環境、鄉村振興、交通等重點領域專項規劃,完成了《盤州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推動《盤州城市發展規劃》的修編,推進全域旅游規劃與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規劃深度融合。同時,嚴格規劃審批程序、出臺投融資政策,促進旅游規劃與招商引資、投融資和項目建設同步實施,形成了以旅游規劃為引領的多規融合的新格局。
統籌建設,共鑄“金彩品牌”。盤州堅持“金彩盤州”的旅游的品牌定位,推動旅游產業全業態、全鏈條、全要素發展。建成了妥樂古銀杏、烏蒙大草原、噠啦仙谷、娘娘山、大洞竹海、劉官勝境溫泉、九龍潭、虎跳峽、沙淤、三線主題文化園等10個旅游景區,全力推動7個景區開發建設,建成1處國家濕地公園、4家4A級旅游景區、4家省級旅游度假區的高等級景區集群;建成了10余個特色小城鎮和30余個特色鄉村旅游點;建成了盤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6個景區游客接待中心,完善智慧旅游中心和車站、旅游公交、旅游大巴、汽車租賃等配套服務設施。全面實現了旅游網絡營銷與旅游集散服務功能。打造了溫泉養生、低空飛行、滑雪運動、房車營地、溜索、風洞體驗、農事采摘、水上娛樂等旅游產品和業態,形成了全域旅游多元化品牌格局。

妥樂古銀杏
統籌發展,共推“旅游經濟”。圍繞“跳出‘煤’的主導,擺脫‘路徑’依賴,‘謀篇’全域旅游”的戰略目標,盤州以旅游為優勢產業帶動了經濟轉型發展,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70億推進旅游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帶動人民小酒、盤縣火腿、刺梨產品、銀杏產品等旅游企業發展。
統籌管理,共建“監管網絡”。按照“市級統籌、部門參與、聯動推進”的要求,盤州成立了1個正縣級管委會、1個副縣級管理處和3個正科級管理處,強化對景區規范化管理。成立了旅游執法大隊、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景區公安辦等旅游市場監管機構,提升旅游市場監管水平。以盤州市旅發辦牽頭,成立了市場監管、交通、發改、消防、安監等14家單位為成員的旅游安全專業委員會,加強對旅游企業日常監管,形成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常態化監管格局。
統籌服務,共推“服務標準”。堅持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提升,盤州出臺了《盤州市旅游景區管理細則》、《盤州市農家旅館(農家樂)管理細則》、《盤州市旅游酒店(賓館)管理細則》等3個行業管理標準,全力推進鄉村旅館、旅游酒店、旅游景區規范管理;制定了《盤州市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市導游服務中心,建立縣域導游庫100余人,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服務旅游市場,形成了旅游服務質量大提升格局。
統籌營銷,共塑“旅游形象”。通過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旅游宣傳營銷活動,盤州舉辦了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妥樂論壇,赴瑞士、法國、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香港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開拓國際旅游市場,赴北京、上海、重慶、海南、長沙、昆明、廣州、深圳、武漢、寧夏等20余個高鐵沿線城市和火爐城市開展旅游營銷推介。舉辦了“春花秋月”系列活動、國際山地自行車賽、國際滑翔傘賽、國際山地女子馬拉松賽、全國木球錦標賽、東盟國際圍棋賽等大型賽事活動。通過對兩組滬昆高鐵列車進行“盤州號”冠名,實施高鐵營銷,編排了彝族歌劇《天穹的歌謠》,拍攝了《大局》、《三變》、《最美的青春獻給你》等電影,攝制了《三變促山變》、《鄉土——家在盤州》紀錄片和《金彩盤州·云貴之心》旅游宣傳片等在中央和地方媒體滾動播出。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對盤州旅游建設和發展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臺發布旅游攻略、優惠政策、旅游線路、節慶活動等旅游咨訊,形成了全民共塑旅游形象的格局。
統籌推動,共享“發展成果”。堅持景區帶村、旅游富民,盤州深入貫徹落實“九項”工程,推進“三變”改革。實施“六個一批”戰略,景區建設務工帶動一批、入股旅游經營性項目受益一批、旅游企業就業解決一批、旅游從業技能培訓提升一批、鄉村旅游創業發展一批、旅游商品開發帶動一批,吸納群眾參與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就業創業。目前,盤州已經打造了舍烹、妥樂、賈西、卡河等80余個旅游村寨,直接帶動3.5萬人、間接帶動10.7萬人創業就業,累計帶動5.4萬人脫貧,形成了人民群眾共享旅游發展成果的格局。

娘娘山旅游度假區
“全域旅游”
在盤州是一種新的發展態度
“旅游是個需要稟賦性很強的產業。我們認為,盤州就很有稟賦。”李令波自信地說。
盤州市被譽為世界古銀杏之鄉,有著亞洲第一深豎洞白雨洞、草原佛光、高山矮腳杜鵑、高山濕地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三線文化等交相輝映;布依盤歌、苗族大筒簫、彝族火把節、回族古爾邦節等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近年來,滬昆高速、畢水興高速、滬昆高鐵穿境而過,大大縮短與沿海及周邊大中城市的時空距離,紅果至妥樂,英大、英柏,淤泥至娘娘山等旅游公路全面建成,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使盤州開發旅游有日趨成熟的大環境。
在李令波看來,盤州的氣候資源、旅游資源、區位交通都有著值得“傲嬌”的優勢。
盤州夏季平均氣溫19.7℃,冬天的平均氣溫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中國涼都”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覆蓋率達60%,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高達2萬個,是天然的大氧吧。盤州山地景觀凝聚貴州精華,境內有高山、峽谷、草原、濕地、洞穴、峰林、瀑布、伏流構成了山地景觀完美組合,娘娘山、丹霞山、烏蒙大草原等旅游資源具有較好的支撐條件,“三線”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各種文化多元融合,形成“木葉吹奏”、“布依盤歌”等非遺文化。地處貴州省西大門的盤州,是貴州面向云南通往東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境內滬昆高速、滬昆高鐵橫穿東西、畢水興高速縱貫南北,形成西出昆明、東進貴陽1小時經濟圈,境內國道、省道、縣道縱橫交錯,形成“二橫兩縱一環線”的立體交通。
旅游是個可持續性強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旅游的目標提出來后,盤州縣域里很多鄉鎮,甚至村寨都主動請纓,“不是誰都能做的,不是有個洞,有棵樹,就可以旅游了。”李令波說,盤州的全域旅游目標很明確,打造高端的,規范化的產品,最終的盤州旅游形象和品牌應該比現在更具影響力!而客觀存在的短板將會是盤州近期內主攻的方向。

三線文化主題園
雖然,近年來,盤州市以旅游為優勢產業帶動經濟轉型發展,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但是,盤州市相關部門清楚地認識到,與旅游“井噴”式發展或與旅游發達地區相比,盤州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只有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等各種優勢,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滿足游客的快速增長與基礎設施不匹配的需要。
雖然,目前盤州市已建成一批還算不錯的景區景點。但是,整個盤州還沒有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旅游度假區等核心吸引物,品牌影響力不夠,是旅游產業持續“井噴”的一個阻礙,要破解這一“瓶頸”,必須加快推進品牌創建。李令波表示,盤州將力爭三年內打造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或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再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2個,逐步提升盤州旅游品牌影響力。
李令波說,盤州發展全域旅游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近幾年,旅游產業就像一個孩子在盤州漸漸長大。“如果說我們的目標是把旅游培育成盤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的話,他現在還是個正處豆蔻年華的孩子,朝氣蓬勃、風華正茂,但是這個成長期里,他的定位、秉性培育更為重要。”
對于現階段盤州旅游產業的發展,李令波面對記者時并不是一味地夸贊,解讀了發展的信心后,他毫不避諱地把盤州旅游目前存在的問題拋了出來,帶著思考。
目前,盤州各旅游景區對高端客源市場吸引力不強,大部分游客只是一個“過客”,賞完風景就離開,留下住宿的人占比不高,需要加大推進高端旅游產品和新旅游業態開發建設。李令波介紹,盤州正在持續深入推進低空游覽、溫泉體驗、冬季滑雪等旅游項目精細化、高端化發展,逐步實現“想著來、留得下、不想走”的格局。盤州的旅游人才困境也是發展不得不提的痛處,本地沒有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不足,公司管理機制不暢,人才引進難度大,導致旅游企業管理人員匱乏。下一步,盤州將通過加強與各大高校合作專業培訓一批懂管理、善服務、會營銷的高端旅游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引進一批旅游企業高層管理和服務人才,李令波相信,盤州對旅游產業的重視程度和發展的環境,一定能吸引到人才,解決當前留不住人的困局。

勝境溫泉水上樂園
“全域旅游”
在盤州有一個新的發展目標
將盤州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載體。
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要素,以構建旅游業共享共建、全民參與、全面滿足游客需求的發展模式為抓手,以實現旅游業向全社會、多領域、綜合性方向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為目標。
盤州市發展全域旅游已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產業,而是把旅游業發展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的位置。作為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潤滑劑和催化劑,深度推進“旅游+”融合發展,將旅游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推動以旅游帶動的產業融合發展。
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是當下盤州旅游的“熱門”,已經建成的娘娘山、噠啦仙谷、沙淤等農旅融合景區引得游人如織。全市打造了觀光農業園區、體驗農業園區、農耕文化產業園等11個農業園區,培育了農事采摘、農耕體驗等農業旅游業態。
盤州市將中心城區作為城市旅游綜合體,規劃建設“四湖一濕地一中央森林公園”,建成東湖公園、西鋪河濕地公園、南湖公園、中央森林公園等城市公園,形成了人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旅游新業態。
依托山地旅游資源,盤州市組織開展國際山地自行車賽、國際滑翔傘賽、國際山地女子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活動,建成烏蒙滑翔傘基地、格所山地自行車賽道、盤州綜合訓練營等一大批體旅融合示范點,讓運動與旅游完美融合。
推進工旅、村旅、文旅等“旅游+”新業態在盤州正深度融合發展,以旅游為“媒”,有效地鏈接了一產和二產,促進了產品價值倍增,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農村通過旅游產業增收致富。促進了服務業、房地產快速發展,餐飲、娛樂業日益興旺,旅游旺季客房爆滿,省外人員赴盤購房占比大幅提升,從2016年購房總人數的不足2%提高到目前的22.5%。

烏蒙滑雪場
盤州旅游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旅游持續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避暑休閑、溫泉養生、滑雪運動、低空飛行、研學旅游等四季旅游產品不斷豐富。
盤州的春天是“杜鵑王國,坐擁花海”的,境內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等40余個品種,分布在烏蒙大草原、火鋪杜鵑林、娘娘山等旅游景區,同時芍藥、牡丹、櫻花、桃花盡情綻放。盤州的春天是“踏青迎春,山歌迎客”的,春天溫暖濕潤,凌草泛青恰是旅游踏青的好時節,大洞竹海、噠啦仙谷等都是感受春季新生,擁抱清新自然的好去處。盤州的春天是“沁著茶香,養生天地”的,擁有2.5萬畝茶園,具有濃厚飲茶文化,為游客提供采茶、制茶的田間體驗,享受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中傳遞的內涵。
盤州的夏天是“清涼避暑,激情運動”的,盤州涼爽的氣候是夏季避暑勝地,依托木龍水上運動中心、動力滑翔中心、滑翔運動基地、山地運動俱樂部等,是開展攀巖、空中滑翔、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絕佳勝地。
盤州的秋天是“銀杏金彩,紅葉似火”的,妥樂古銀杏景區千年千株古銀杏,至金秋時節,滿地金彩美不勝收,保基楓葉競相斗艷,葉紅似火,美艷至極。
盤州的冬天是“冰雪南國,滑雪勝地”的,冬季銀裝素裹裝點盤州大地,盤州擁有世界緯度最低的烏蒙滑雪場、盤州滑雪場等2個高山滑雪場,可體驗低海拔的滑雪運動。盤州的冬天是,“特色湯泉,溫潤養生”,盤州地質結構特殊,溫泉資源豐富,開發打造了劉官勝境溫泉、娘娘山溫泉小鎮,同時有天然形成的新民溫泉河谷。
“春享盤州·賞花春興,夏享盤州·清涼圣地,秋享盤州·醉美金秋,冬享盤州·冰雪南國。盤州的旅游不能說隨時都是旺季,但是什么時候來都不會是淡季,每個季節都有值得一游的地方。”李令波說,“2018年開始,高鐵的帶動,讓盤州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2019年我們希望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在盤州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