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1日
中國第一顆實用廣播衛星成功發射
知否知否?
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啥是實用 廣播 衛星?

我們看的電視節目其實真是“來自星星的”
就是通信衛星扮演無線電通信中繼站角色
收集來自地面的各種信息
然后發送到用戶手里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電視
現在的電視偶爾也會出現雪花、
卡頓和中斷的情況也都與通信衛星有關


△資料圖
中國第一顆實用廣播衛星屬于“東方紅”系列衛星,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當年在太空中高唱《東方紅》的“東方紅”。1986年2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東方紅二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
這顆衛星推動中國通信衛星和電視轉播跨入了一個新階段,電視圖像質量大大改善。可傳送30余路廣播和電視節目,開通的8000多條國內話路以及石油、煤炭、水利等行業部門的專用衛星通信網,改變了邊遠地區收視難、通信難的狀況,尤其是促進了衛星電視教育的發展。
那么除了“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
還有哪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衛星呢?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迷路了——北斗系列
北斗衛星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震中附近的重災區成了“信息孤島”。參加救災的人民解放軍攜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挺進災區,借助“北斗”系統連接起救災現場與后方指揮部的“生命電波”。

△資料圖
北斗系統經過長足發展,目前廣泛應用于我國大眾消費、智慧城市、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減災救災、農業漁業、精準機控、氣象探測、通信、電力和金融授時等眾多領域。
2018年3月30日,北斗三號衛星成功進行全球組網運行,在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得到應用和推廣,將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雨雪無情,“風云”有情——風云系列
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為氣象、海洋、農業、林業、水利、航空、航海和環境保護等領域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性、專業性和決策性服務。如今,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已成為我國民用遙感衛星效益發揮最好、應用范圍最廣的衛星之一。
2018年的最強臺風“山竹”就是由風云氣象衛星進行持續加密監測。中國還馳援菲律賓、越南兩國,開通及增強對兩國周圍地區的監測通道,氣象部門可實時在線觀看。


△9月11日-12日,風云三號D星(FY3D)監測到“山竹”出現清晰臺風眼、結構較為對稱
風云氣象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同時也是國際減災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

★再看,再看我就把你拍下來——“高分”系列
多顆高分兄弟在軌服役,仿若一個個高掛在地球上空的巨大相機,觀測地球。
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堰塞湖形成,對沿岸和下游造成嚴重威脅。中國氣象局科研人員利用2018年10月22日12:26分高分二號衛星資料與2017年高分衛星晴空底圖產品對比發現上游河道水體明顯變寬(紅色區域),局部放大圖可以看到農田橋梁被淹沒。風云四號則提供了云系高度、降水量情況。這些為救援搶險工作提供了豐富數據支撐。
△資料圖
除了以上說到的
我們還有“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
這些耀眼天際的衛星都彰顯了
我國衛星技術已具備世界先進水平
在通向航天強國的光明之路上
離不開眾多默默奉獻的科學家
他們身體力行詮釋了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
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
的航天精神
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資料來源:“我們的太空”微信平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方網站;《國際太空》2018年01期《通信衛星篇》;中國天氣網2018年10月13日)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