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貧困斗爭已進入攻堅的關鍵階段,資金使用、干部作風都直接關系脫貧的成效和群眾的獲得感。決戰脫貧攻堅,既需要精準施策,更需要嚴明的紀律保障,確保政策落實到位、資金用在刀刃上。記者在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的甘肅、陜西、青海、新疆、內蒙古、寧夏等省區走訪發現,各地正多管齊下深入推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扶貧領域“最后一公里”。(2月18日新華社)
全面小康,幾代人追求的夢想;脫貧攻堅,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脫貧攻堅不僅是暖心工程、民生大賬,更是政治任務、立狀工作、剛性要求。貧困,是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是必須打贏的攻堅戰。只有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迎難而上,才能用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完成脫貧攻堅政治任務,贏得這場事關千萬人幸福、事關全面小康目標的硬仗。
群眾利益不容侵犯。面對脫貧攻堅這項最大政治、最大任務、最大責任,少數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作風漂浮、紀律渙散、工作不實、敷衍應付,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耍“花拳繡腿”,導致脫貧任務不達標、質量不合格,這是最大的失職、最嚴重的失責。特別是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然而,蝸居在群眾身邊的“蠅貪”“蚊貪”,對扶貧資金雁過拔毛、截留私分,在救濟、補助上搞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等,啃食群眾的獲得感,揮霍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成為是貧困群眾奔康路上的“絆腳石”。
群眾身邊不是“蠅貪”的“法外之地”,更不是“蚊貪”的“腐敗樂園”。脫貧攻堅路上,必須挺紀亮劍,直面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嚴肅處理脫貧攻堅工作中程序意識淡漠、工作浮于表面、審核把關不嚴、數字脫貧、盲目決策、虛假“摘帽”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問題,加大對“離群眾最近的人”危害群眾的查處和督辦力度,決不能讓腐敗和作風問題這顆“老鼠屎”,壞了脫貧攻堅這鍋“粥”。以亮劍精神精準護航脫貧攻堅,江南塞北,長城內外,劍指基層“蠅貪”“蚊貪”的反腐鼓點越敲越密,“拍蠅滅蚊”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成為群眾點贊的亮點。
扶貧工作延伸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對危害產業扶貧、對口幫扶和扶貧工程建設的,對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和強占掠奪扶貧資金財物的,對吃拿卡要和優親厚友的,發現一起,查明一起,嚴懲一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證。這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亮劍精神精準護航脫貧攻堅,堅決清除腐敗和作風問題這顆“老鼠屎”、掃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絆腳石”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釋放著決不讓“離群眾最近的人”危害群眾的強烈信號。
扶貧領域作風問題每減少一分,群眾的獲得感就會增加一分。以亮劍精神精準護航脫貧攻堅,不讓“離群眾最近的人”危害群眾,是鞏固已取得的脫貧成果、進一步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舉措的保障。只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精準護航脫貧攻堅作為一項硬指標、硬任務,打硬仗、結硬賬,把教育跟上,把監督跟上,把嚴懲跟上,使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鉆地無門、遁形無處,不讓脫貧任務空轉,不使貧困群眾寒心,就能以精準護航脫貧攻堅的成果來保障扶貧攻堅關鍵階段的決戰決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讓全面小康的幸福陽光如期普照神州大地。(南方網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