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流光溢彩的故宮里流連忘返。駐京記者柯立 攝

2月19日晚,故宮太和門流光溢彩 新華社發

演員在故宮暢音閣內表演戲曲 新華社發

詩詞投影在宮墻上。駐京記者柯立 攝

故宮午門閃起七彩燈光 新華社發
長江日報北京電(駐京記者柯立)“5,4,3,2,1——”,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倒計時口令吸引全場觀眾同聲應和,2月19日18時30分,599歲的紫禁城正式被點亮。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對公眾開放。

詩詞投影在宮墻上。駐京記者柯立 攝

游客在流光溢彩的故宮里流連忘返。駐京記者柯立 攝
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午門、雁翅樓、太和門等華燈齊放,三百紅燈籠列陣千米城墻,金色琉璃瓦屋頂被燈光籠罩;漫步城樓上,在一些狹長的宮殿琉璃瓦屋頂上,燈光繪制的《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鋪陳開來,音樂如流水潺潺,明月當空,角樓在燈光下流光溢彩,宮殿建筑群如煙似幻。暢音閣里,民樂和京劇演員們表演傳統京劇和民族音樂……

游客在流光溢彩的故宮里流連忘返。駐京記者柯立 攝

游客在流光溢彩的故宮里流連忘返。駐京記者柯立 攝
既然是燈會,燈顯然是最主要的看點之一。據故宮博物院“上元之夜”激光點亮太和門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一次是超過了3000平方米的夜景燈光秀,他們采用了最先進的激光投影設備,一共20臺。三個門都能被覆蓋到,一直以來故宮都是一個“有文化沉淀,比較安靜的一個畫面展示”,所以“會在視覺給大家比較大的沖擊”。而在音樂上,故宮還是比較安靜的,保持著紫禁城一向安詳沉穩的狀態。

長江日報在現場進行直播。駐京記者柯立 攝

一輪圓月掛在古殿上方,游客流連忘返。駐京記者柯立 攝
大美無言,令人沉醉。同時也有人關心,燈光秀會不會傷害文物?對此,故宮方面回應:這次局部亮燈,照明設計將高新科技與文物保護有機融合,在方案制定階段,就考慮到避免因照明對古建筑產生損害。

長江日報記者2月19日晚拍攝的故宮。駐京記者柯立 攝

長江日報記者2月19日晚拍攝的故宮。駐京記者柯立 攝

長江日報記者2月19日晚拍攝的故宮。駐京記者柯立 攝
21時30分活動結束。但長江日報記者22時許走出神武門時,現場觀眾仍依依不舍,而柵欄外,被沒能進場的觀眾圍得水泄不通,很多攝影愛好者架起長槍短炮,有不少人頭天晚上守在景山上俯拍故宮燈光秀全景,19日傍晚開始繞著故宮宮墻拍攝持續三四個小時。
國內博物館夜場能否常態化
2006年,一部名為《博物館奇妙夜》的電影風靡全球,激發了人們對夜間博物館的無盡想象。事實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歐美一些博物館就開始探索“博物館之夜”活動,目前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夜場展覽模式。
國外名館大多開夜場
法國盧浮宮
每周三和周五會開放至
21時45分
大英博物館
每周五部分展廳會延長開放至
20時30分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每周五和周六開放到21時
韓國昌德宮
每逢滿月之夜,僅需提前通過旅游局官網申請便可參與“月光之旅”活動
國內在“試水”
溫州博物館
早在2005年,溫州市博物館就嘗試將開放時間延長至22時,根據當時媒體數據,“觀眾成10倍增長”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2009年2月11日-2月15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行“夜游金沙主題活動周”,開放時間延至21時30分
上海博物館
2017年7月, 因“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巡展十分火爆,正值暑期高峰,該館每周五延長開放至21時
廣州博物館等
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當晚,廣州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州起義紀念館等近十家博物館敞開大門迎客,受到一致好評
開夜場不容易
重要節點可試水
博物館放開夜場并不容易。首先是安保壓力大,工作人員人手不足;其次,會加大運營開銷,如果沒有經費支持或固定的觀眾群支撐,很難長期維持下去。最后,文物需要“休息”,晝夜開放可能加速其損壞。
作為世界上最火的博物館,故宮不斷刷新年度參觀人數的紀錄,去年接待游客突破1700萬。此次首開夜場,針對元宵節的一次文化活動,僅幾千張門票顯然不“解渴”。
專家稱,博物館夜場常態化,是一個需要探索的過程,最初可以在某些重要時間節點、重大主題活動期間開放夜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開放時段和范圍。
(長江日報記者張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