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呂銳通訊員徐天兵郭迪東
這里是云南昭通格巧高速公路項目施工現場。站在高山峽谷的半山腰往下看,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從谷底奔騰而過,抬起頭,江對岸四川涼山州的村落就在眼前。
在隧道出口,正在現場指揮施工的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項目經理李岳峰言語鏗鏘:“我們將繼續發揚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鐵軍精神,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格巧高速在12月31日順利通車,為云南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鳥瞰格巧高速花山隧道出口
不懼艱險走在全線前列
3月中旬,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昆明驅車4小時來到巧家縣蒙姑鎮,金沙江兩岸都是高聳如云的皺褶山,山高谷深,地勢陡峭,連綿的山體都是裸露的黃色砂石,一道道流水沖刷形成的溝壑如淚痕般遍布。貧瘠的群山之中,零星點綴著幾處村民的房屋。
格巧高速,就穿行在這樣的高山峽谷中。這條高速是昆明與四川寧南縣連接的關鍵線路,也是川滇渝快速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70.71km,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計劃于2019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承建的A2合同段,全長25.8千米,總投資近30億元,是該公司歷史上單體最大的公路項目。格巧高速全線共有8座重難點控制性隧道,其中6座都在這個標段上,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A2合同段不僅控制性隧道多,還處于小江斷裂帶,具有高度活動性,是云南地區最強烈的地震發生帶,施工困難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
艱苦的施工環境、超高的施工難度、公司的期待與重托、業主的嚴格要求,項目面臨的挑戰可想而知。
施工之前,李岳峰帶領項目人員攀爬懸崖峭壁,反復查勘現場,對施工環境做到了如指掌。在此基礎上,施工中他遵循“方案決定成本、成本指引方案”的原則,在施工方案編制過程中進行多方比選、論證,確保方案最優,施工成本最低。
快速上場、快速安家、快速展開施工。李岳峰帶領項目團隊,從進場開始,即展現出鐵道兵的優良傳統:在全線率先揭牌亮相、率先隧道管棚施工和隧道進洞……截至目前,項目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線前列。

項目經理李岳峰現場指揮施工
隧道專家 高標準嚴要求
作為項目經理,李岳峰堪稱隧道專家——入職27年來,先后參與了南昆鐵路、武廣高鐵、青海共玉公路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施工,從技術主管、施工隊長一步步到項目經理。
在這些重大項目中,李岳峰幾乎都是與隧道打交道。特別是2011年到2016年,他主管施工的青海共和至玉樹公路姜路嶺隧道,更是讓他經歷了一次徹底的、“脫了幾層皮”式的洗禮,收獲了極為寶貴的施工經驗。
姜路嶺隧道全長近6000米,地處高原,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特別是遭遇世界級的高原凍土難題——夜間和早晨開挖的時候,被千年冰凍的土層還是一塊一塊的,到了白天太陽一曬,就變成了爛泥,挖機輪子都陷進去1米多深,寸步難行。
經過反復的試驗、克難攻關,李岳峰帶領團隊,通過調整開挖時間,控制凍土溫度、及時噴涂加固、快速砂石回填等辦法,徹底摸索出一套對付高原凍土的辦法。
除了凍土,姜路嶺隧道還遍布“見風成沙,遇水成泥”的碳質頁巖,一挖全是黑色粉末,穩定性極差,稍不注意就會塌方,用作支護的工字鋼,無論再怎么加粗、加層,也都被壓得像麻花一樣; 隧道內遇到極強的地下水,最大涌水高達每天300多立方……
姜路嶺隧道,就是一個教材般、博物館式的隧道施工超級難題集中展示區間,經過5年的奮戰,李岳峰攻克了這一個個世界級的難題,確保了姜路嶺隧道的順利貫通。
姜路嶺隧道帶給李岳峰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讓他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收獲。項目所發表的《高寒高海拔多年凍土地層隧道施工技術》論文,被評為中國鐵建股份公司優秀論文,《高原凍土區隧道二次加強襯砌施工工法》 被認定為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企業級工法; 他帶領項目部依托姜路嶺隧道開展的多年凍土隧道等關鍵技術課題研究成果,榮獲2015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為我國高海拔和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隧道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可以自豪地說,經歷了姜路嶺隧道,無論再遇到什么樣的隧道,我都有信心了。”作為隧道專家,盡管當前的格巧高速隧道群尚未對自己產生“挑戰”,但李岳峰仍絲毫不敢大意,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達標。

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狠抓質量 確保創譽創效
格巧項目一上場,項目團隊就提出“創譽創效”為第一目標。
創譽,就是質量第一、建造精品;創效,就是增收節支、創造效益,這兩者能并行不悖嗎?
“賺錢和抓質量并不矛盾,相反是互為條件、相輔相存的統一體。”面對記者的疑問,李岳峰笑道:只有狠抓質量,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做出精品工程,你的工程才能賺到錢,才會創效、創譽。否則,質量不達標、驗收不合格,返工、停工、罰款、通報批評……不僅賺不到錢,虧本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以工程質量為保證,以施工安全為抓手來確保項目創譽創效。這是該項目提出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在管理上,推行“首件驗收”、“樣板引路”、相互觀摩學習; 引入質量紅線管理,糾正不良習慣;夯實測量、試驗基礎性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可控。
在創效上,項目部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強化物資創效:利用隧道出渣自建碎石加工廠3個,節約成本幾千萬元; 突破重重阻力,實現了火工品直供,節約成本幾千萬元; 推行型鋼定軋,累計定軋2288噸,節約23萬余元;堅持阿里巴巴網購,網購物資2463萬元,節約資金318萬……
堅定信念團隊風清氣正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管理經驗的項目經理,李岳峰認為,管好項目,首要是抓好團隊,“團隊目標要明確,分工合理,責任到位。在此基礎上強化拼搏、協作精神,這樣才能打硬仗。”
項目上的事情,李岳峰從不獨斷專行,而是全部經過集體決策,公開透明。管理著近30億的項目,他始終嚴以律己,從沒有介紹個人親屬在內部承包工程,也沒有安排一臺設備到工地干活,沒有介紹過一個材料供應商。“今天你介紹一個人來做勞務,明天安排一臺設備來施工,全項目部的人大家都看著,今天你安排,明天他也要安排,這樣下去,整個項目就亂套了,風氣壞了,哪里還能打硬仗?哪里還能為公司創效創譽?”
正是有了“領頭羊”的以身作則,項目從開工到如今即將完工,整個格巧高速項目部班子成員團結一心,團隊穩定,氛圍良好。
畢業參加工作27年,李岳峰26年都在天南海北的一線工地上。“干我們這一行,一定要找個好老婆。”他感慨說,幾十年來,對家庭的照顧幾乎為零,贍養老人,照顧孩子,全靠妻子獨自在家默默付出,這也讓自己時常愧疚,倍加感恩與珍惜。
李岳峰坦言,作為一線建設者,這些年來,支撐、鞭策、激勵著他的,永遠是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看著自己修的一座座橋梁、隧道建成,一條條高鐵、公路通車……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無以言表,激勵著我激情滿懷地干下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夕陽照在黃褐色的高聳山體上。天高云淡、紅旗招展。身材魁梧的李岳峰站在隧道施工現場,傳遞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鐵軍奮戰急,山高人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