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尹力)修訂后的《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于29日經審議通過,作為未來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該條例為北京新版城市總規“一張藍圖干到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當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下簡稱條例),將于今年4月28日起正式施行。
北京新版城市總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條例作為北京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充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精神和新版城市總規,為“一張藍圖干到底”提供制度性保障。
該條例建立了全域管控、分層分級、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體系。其中要求,各類城鄉規劃應當在上層次城鄉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分區規劃和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分區規劃的基礎上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鄉、鎮域規劃;在鄉、鎮域規劃的基礎上編制村莊規劃。
依照條例,除了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外,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也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分區規劃和首都功能核心區以外的中心城區、新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所在區人民政府會同市規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的控制性詳細均需要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
條例還規定,北京將建立區級統籌、街道主體、部門協作、專業力量支持、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街區更新實施機制,推行以街區為單元的城市更新模式。
北京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街道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將科學劃分街區單元,實施街區更新。東城區和西城區將劃分183個街區,分類實施街區“更新”。目前東城區已經在部分區域進行試點。
所謂街區更新,指的是以街區為實施單元開展的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騰退修繕文物、架空線入地、歷史水系恢復,還是公共空間改造、補足便民服務設施、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這些都被囊括在街區更新的范疇內。
根據條例,北京還將建立貫穿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的城市設計管理體系。其中提到,城市設計編制層級包括市、區總體城市設計,街區城市設計,地塊城市設計及專項城市設計。重點地區應當編制地塊城市設計,對建筑形態、公共空間、生態景觀、文化傳承及其他要素提出控制要求;其他地區按照城市設計通則管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