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不開森,
跟朋友打了個電話卻被罵是騙紙,咋回事?!
細問之下原來朋友手機來電顯示是詐騙電話……

在接到類似廣告推銷的騷擾電話時,
人們一般會選擇掛斷。
隨后,手機屏幕上會彈出一窗口:
“該號碼是否標注為‘廣告推銷’、‘詐騙電話’等。”
電話標注功能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戶是否選擇接聽。
然而隨著被廣泛使用,
這個功能近來開始慢慢“變味”了。

浙江的尹先生最近在打電話時,
也經常遭遇對方掛斷電話拒接。
后來通過查詢證實,
他的手機號碼被一個軟件平臺
標注成了“教育科研機構”。

尹先生說自從手機號碼被誤標注后,
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他想去取消,
“但是我這個根本原因在哪里?”






尹先生還了解到,
要想取消標注,
首先要搞清楚標注的軟件平臺,
才能提出取消申請。
但就算找到了源頭,
取消也并非易事。

后來,
尹先生得知有一個叫“號查查”的第三方號碼標注查詢網站,
可提供號碼標注來源查詢和標注取消服務。
當他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后,
卻發現還有另外3家軟件平臺也標注了,
其中兩家平臺標注他的手機號碼為“教育培訓”,
另一家平臺則標注他的手機號碼為“未知”。

如果要查詢詳細信息,
還需支付26元。
從標注到查詢來源,
再到取消標注,
在某些人眼里,
卻成了牟利的“生意”,
這些讓尹先生感到懷疑電話標注亂象的背后
是否暗藏著一條黑色利益鏈。

30多家平臺惡意標注
推卸責任
根據尹先生提供的線索,
記者發現目前至少有30多款手機軟件,
可以提供電話標注服務。
雖然初衷是為了方便用戶識別來電,
但也引發了一系列惡意標注的現象;
另一方面,部分軟件公司因為數據不完整或者變更,
而出現“誤傷”的情況也不勝枚舉。
河北彭女士的號碼也被錯誤標注,
標注為“橋下忠濤通訊特約代銷店”。

河北彭女士表示都已經打過好幾次電話了,
依舊如此




為了深入了解,
在征得尹先生和彭女士同意的情況下,
記者幫助尹先生進行申訴。
申訴成功后的第二天,
記者搜索尹先生的號碼是否已被取消標注,
但卻發現這個號碼仍然顯示“被標注”。
官方申訴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隨后,記者又打開“號查查”網站,
輸入彭女士的號碼,
支付26元后,
點擊各個“號碼標注來源”頁面,
頁面顯示為搜狗號碼通、泰迪熊、騰訊電腦管家等軟件平臺。
進一步點擊后,還能顯示詳細信息。


令人驚訝的是,
在付款數天之后,
之前標注的平臺雖已取消,
但另外又多了幾家平臺將彭女士的號碼
分別標注為“出租車”以及其它信息。
記者注意到,
這些提供標注服務的軟件平臺,
對標注信息的準確性很少有審核。
一些軟件平臺甚至開出免責聲明,
企圖把本屬于自身的核實責任轉嫁給用戶。
07:46
查詢收費2個價
花錢取消難了事
類似“號查查”這樣的第三方網站,
為何能查到這么多軟件平臺的標注信息呢?
記者根據線索,
來到第三方號碼標注查詢網站“號查查”公司。
一位經理模樣的男子告訴記者,
全國有30多家平臺標記(標注),
如果你現在想要取消標記(標注),
先要查詢到被什么平臺標記(標注)了,
然后你再去這個平臺取消就行了







這位經理說取消標注的查詢費是26元,
但是不幫助取消,
取消標注還得用戶自己來取消。
隨后,這位經理告訴記者要取消還要交68元錢,
才能幫著到平臺申訴,
申訴需要7個工作日。


看到這條新聞有網友表示
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經歷








也有網友認為開發電話標注功能,
初衷善意,但要改進技術,
不能通過損害一方權益,
來達到保護另一方權益的目的。



我國《網絡安全法》第22條規定:
“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
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
因此,用戶一旦發現自己號碼被任性標注,
應當依據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而不是花錢取消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