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4月18日無人機拍攝的中國館。

圖為:下圖為4月17日拍攝的中華園藝展示區中的湖北園。

圖為:左圖為4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永寧閣。

圖為:下圖為4月18日拍攝的世界園藝展示區中的英國園。
提要
4月29日,北京長城腳下,將迎來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截至目前,北京世園會園區工程建設總體完成,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植物館、永寧閣等工程建設全部完成,“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的世園會園區已經成型。
從2012年國務院批準北京市代表中國政府申辦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向與會各國發出參加北京世園會的邀請,再到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
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延慶區委書記穆鵬不約而同表達了他們的心聲——世園會我們準備好了,期待五洲四海來賓!
海陀山下百易稿
2014年6月,國際展覽局第155次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168個成員國一致表決認可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同年,北京世園會組委會組織了10家國內外頂級規劃設計單位,開展世園會園區概念性規劃方案征集工作。以孟兆禎院士、尹偉倫院士領銜的17名專家共同組成的專家團隊,對應征方案進行評審,從10個方案中評選出3家優勝方案。
北京世園會總規劃師胡潔表示,北京世園會的規劃設計要求專業度非常高,延慶地處獨特的生態走廊,要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形成一體化方案。“我們來到園區選址時,這里有的只是媯水河畔古老而靜謐的村莊、一個小小的魚塘和一片郁郁蔥蔥的胡楊林。”胡潔說,如何在海陀山下讓萬花之園融入山川形勝,如何在媯水河畔讓山水頌歌感動心靈,如何展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總面積約503公頃的北京世園會核心園區就是設計師將要潑墨的嶄新畫卷。“從2014年到現在,主創人員的設計圖和現場照片數以萬計,塞滿了3TB的硬盤,相當于把卷帙浩繁的300本世界名著存儲了30遍。”侯爽是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主創設計師,她擔綱世園會園區空間規劃和核心景觀區設計。從第一次拿出規劃設計方案到最終定稿,侯爽和她的團隊畫了刪,刪了畫。百易其稿的背后是他們對園區每寸土地和景觀肌理的精準把控。
2016年,相關規劃設計工作接續完成,但對于北京世園會而言,這僅僅是九層之臺初見累土。
從小小魚塘到7.3萬平方米的媯汭湖,從一片空曠的園區到用158萬噸泥土堆筑起的25米高的天田山,北京世園會“三月挖一湖,五月筑一山”,展現中國速度;從中國館打下的第一根基礎樁,到國際館“種”下的第一朵“花傘”,形似如意的中國館和94朵“花傘”組成的國際館見證中國匠心……
在兩年多建設過程中,數以萬計的中國匠人不舍晝夜,勤勞工作,構成園區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北京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介紹,園區日均施工人員1萬人左右,參與世園會各項設計的單位有十多家,施工單位、展陳單位數百家,大家聯袂協作如同一人。
三載尋花花千樹
在延慶測試基地,通過3年對新品種的引種、評估、篩選,中國園林人最終在1344個引進花卉品種中,篩選出了1078個適宜世園會應用的品種投入規模化生產。其中不僅有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奇花異草,更有漂洋過海而來的異國花卉,目前國際展園內有30%左右的植物是從海外直接運送而來。“大規模對國內外育種新品種、野生鄉土植物和專業品種的春季花期進行控制,這還是第一次。”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董事長馬立強說,為保證苗源品質,他們在云南建立國際一流種苗生產基地,現代化溫室2500平方米,500畝宿根花卉生產用地;在順義、通州、延慶、平谷、昌平等地確定了20個總面積達32萬平方米的自建或合作生產的溫室。
在這場植物當主角的盛會中,天作之合是中國園林人的追求,北京世園會為此做了大量生態保留。“核心景觀區內共有近10萬株喬木,其中約5萬株喬木是原生態的舊根老樹。”北京園林古建設計院的世園會園林設計師李威說,為了留下這約5萬株“土著”喬木,很多的工程、道路規劃都做了調整,目的就是讓這萬花之園與周邊山川自然融合。
三載尋花花千樹,中國工匠用智慧汗水打造了媯水河畔的天作之合;一枝一葉總關情,萬花之園以姹紫嫣紅靜候著地球村里的賓朋貴客。
閱盡人間春色
2012年,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恰是這年,國務院批準北京市代表中國政府申辦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看似巧合,實為必然。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生動實踐的啟航。
7年時光之旅,北京之北的世園會園區從一片山脊貧地變成了山水頌歌的萬花之園。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大別山區的銀縷梅,可以觀賞秦嶺山麓的迎客松,可以見到雪域高原的綠絨蒿……在這里,有遠山疊水的日本園藝,有阿塞拜疆人鐘愛的石榴樹,有西班牙特內里費島上獨有的野藍薊……
7年時光荏苒,北京世園會已經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典范和樣板標桿。7年光陰流轉,綠色發展理念從萌芽漸漸綻放在人們的內心。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秘書長提姆·布萊爾克里夫說,北京世園會籌辦工作進展順利,令人欽佩,世園會不僅能讓游客欣賞到美妙的園藝和美麗的花園,更體現出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追求綠色生活、命運休戚與共的理念。相信北京將為世界打造一屆極具特色、意義非凡的園藝盛會。
數讀北京世園會
8大主題
延慶推出“世園延慶之旅”“世園探秘之旅”“世園尋古之旅”“世園文化之旅”“世園漫行之旅”“世園冰雪之旅”“世園紅色之旅”和“世園研學之旅”等8大主題。
22條旅游線
根據游客不同需求,設計22條各具特色的游覽線路。22條旅游線路是以北京世園會為核心景區,全面連接延慶景區、特色美食、賓館飯店等,讓游客在暢游世園會時與延慶“親密接觸”。這些2日游和3日游線路,串聯起八達嶺長城、古崖居、龍慶峽、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百里山水畫廊等當地知名景區景點,有的突出世園會與長城文化的融合,有的展現延慶美好的自然風光,有的挖掘當地特色美食和靜謐之所。延慶還是北京冬奧會賽區之一,部分線路中還設計了冰雪運動的元素。
180場
在162天的世園會會期內,將為游客獻上180場花車巡游表演,以“一車一故事十車一長卷”講述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中國故事,體現世界綠色發展理念。這些花車以鮮活花卉和立體綠雕為創作元素,每輛長10米、寬5米、高7米。花車上所需的新鮮花材近20萬株。
2萬名
盛會期間,將有2萬名志愿者參與園區運行和游客服務,每天近600名志愿者同時上崗,每個志愿者將連續服務不少于7天。此次志愿者招募工作涉及北京47所高校、16個區和60家企業。
2萬個
目前北京世園會的11個臨時停車場已經建成并完成內部設施安裝調試,具備使用條件,會期將為世園會提供2萬多個停車位。
3萬名
北京世園會園區日前進行了約3萬名游客的半負荷壓力測試。按照“園內需求全響應,園外保障全仿真”的原則,進行全實境演練,結果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