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陶忠輝雷巍巍通訊員韓順東
改革進入深水區,闖險灘、啃硬骨頭,如何破題?
去年以來,黃石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直面堵點、痛點、難點,端出十項改革菜單,推動十大重點領域改革落地見效。
問題導向倒逼改革
“你以為工作搞得很好嗎?”去年初,朋友的一句話,問得柯志國臉上火辣辣的。柯志國是黃石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工作職責是推進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朋友的話事出有因:他80歲的老母親辦理高齡津貼時,資料交了一遍又一遍,人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津貼硬是辦不下來。“有這樣窩火的經歷,誰都會有怨氣。”柯志國自我反省:還是改革不徹底、工作沒到位。
不止簡政便民制度,掣肘轉型發展的系列痛點難點堵點,也讓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坐立不安——
投資、出口拉動力趨小,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趨高,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突出;人才結構不優,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人才缺口較大;科技創新體系不健全,創新平臺數量偏少,平臺科技成果產出率不高,產業轉型升級支撐有限……轉軌高質量發展,改革往哪走?
“高質量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就是我們改革的方向和著力點。”黃石市委負責人說。
啃“硬骨頭”聚焦十大領域
18個市級領導既“掛帥”,又“出征”,領銜11個重點改革專題。2018年5月,四大家主要領導自領選題,帶領多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11個專題調研專班,赴湖南株洲,廣東東莞、佛山,山東青島等地學習取經。
一路觀摩,一路學習,一路交流,一路思考。
株洲市打造“中國動力谷”,軌道交通、航空、汽車三大動力產業蓬勃發展,九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佛山市推進“百企智能制造工程”和“機器引領”計劃,生產性服務業迅猛發展;東莞搭建科技、金融、產業“三融合”平臺,創新科技金融信貸產品,惠及1265家企業……
對標先進,尋找差距;學人所長,補己之短。
11個調研組閉門1天輪流發言,掀起頭腦風暴,最終達成共識,端出深化科技創新、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金融和投融資、盤活土地資源、人力資源、行政審批、文化旅游體育、生態文明、農業農村、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十大重點領域改革菜單。
一張改革大網在黃石全市鋪開——
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融合”,加快構建適應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產業創新體系,推動建設創新活力之城;對標武漢自貿區,健全完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力建設現代港口城市;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次”“先建后驗”“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招標投標評定分離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雷厲風行落地見效
再見老朋友,柯志國的腰板硬了。去年,人社、民政、衛計、公安等涉民行政審批制度共減少127項,真正實現老百姓辦事只跑一次或不跑路。
天璣智谷產業園總經理趙瑞云沒想到,項目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只用了一年時間。黃石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先建后驗”改革試點,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2018年以來,黃石先后出臺30多項改革制度性文件,并雷厲風行落實落地,體制機制障礙正在一步步破除。
從“多證合一”到“三十七證合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28項;貿易流通體制改革試點受到商務部等9部委肯定;“黨建引領·活力村莊”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區建設、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公益訴訟制度改革等一批亮點特色改革項目形成“黃石樣本”,為全國相關領域改革提供“黃石經驗”……
2018年9月19日,黃石召開“創新活力之城”建設動員大會,正式吹響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集結號;出臺服務創新發展“黃金十條”,設立1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每年安排8000萬元創新專項資金,設立5000萬元市級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11月28日,黃石新港二期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黃石全面進入“長江進行時”,朝著打造現代港口城市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時代出題,改革答卷。一項項改革猶如春花競放,助推黃石高質量發展。2018年,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創4年來新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去年,黃石首次實現人口從凈流出到凈流入轉變,新增2.2萬“新黃石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