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下陸三級干部大會上,下陸區明確了今年工作的目標,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
2019年,是新中國建國70周年,也是下陸區建區40周年,更是下陸跨越趕超、實現蛻變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今年是下陸區十屆區委班子工作的第三個年頭。

新的一年,下陸的前行將用5個帶三字的成語來概括:
一、三思而行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古人講: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強調的是凡事要先想清楚再干,才能少走彎路、不走錯路。一個人要先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能知道如何揚長避短;一個地方的發展也要認清自己的長板和短板,才能實現彎道超越。
在下陸的今年的工作中,一要補短板,如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城市建設、民生事業、干部思想等方面,把短板補好了,我們工作的這個“木桶”才能裝滿水。二要加長板,充分發揮下陸的工業優勢、區位優勢、空間優勢、人才優勢、山水優勢,把“木桶”做大,這樣才能裝更多的水。三要爭樣板,通過分析我們的長處和短處,差距和潛力,明確發展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樹立典范、爭創一流。從原來的學模范、學榜樣,到做模范,做榜樣讓別人來學,這樣取得一個質的變化。
二、三足鼎力
《史記·淮陰侯列傳》:“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

數學里有個“三角定律”,無三不成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我們的五大新區,是從空間上布局,將下陸區68平方公里土地按差異化的功能定位劃分;我們提出打造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三城”,則是從時間上布局,讓城市留住昨天、把握今天、擁抱明天。新的一年,我們要加快推進“三城”建設。
一要建新歷史之城。依托新老下陸建成區歷史人文底蘊,突出下陸元素和特色,打造工業歷史與民俗文化相結合、自然與人文相統一的“歷史之城”。以王壽牌子鑼傳習所、王壽文化小鎮、張家灣自然村落等為載體,打造精品特色民俗村;以東方文化園、東鋼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為載體,打造特色文化園;以東鋼、下陸老火車站、紡機、省拖、有色公司等為載體,打造工業旅游景點;加快老城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打造全國老工業基地改造示范區,讓每一個下陸人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二要建活當代之城。堅持以產業發展為紐帶,依托團城山地區現代活力,圍繞提升城市功能和品味,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當代之城”。加快團城山地區中小學及幼兒園均衡發展,加快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引導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加快居然之家、吾悅廣場、永旺等城市綜合體項目落地;聚焦創新創業,以磁湖匯眾創空間、湖北理工學院為載體,帶動青年創新創業,激活城市創新因素,讓當代之城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和無限的活力。

三要建實未來之城。依托生態新區未來潛力,打造集智慧、生態、創新于一體的“未來之城”。拉開城市格局,構建“四縱四橫”路網體系;生態優先,構建山水宜居的生態新區;產業興城,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構建總部經濟圈,發展文創與特色旅游、康養于一體的旅游經濟。
三、三管齊下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干,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城市吸引力、承載力和競爭力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必須堅持軟硬兼施、三管齊下,著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承載力、競爭力。
一要塑品牌。我們怎樣提高下陸的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必須走特色化發展之路,挖掘特色資源、打造特色優勢。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的亮點,塑造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形成城市獨特的競爭優勢,讓下陸成為人人知曉、人人想來的城市。
二要建平臺。建強園區平臺,加快完善園區道路管網、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環境,增強園區的承載力、競爭力和吸引力。以工業新區400畝重資產招商產業園和1000畝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建設為載體,大力實施“重資產招商”,實現筑巢引鳳。加快紡機、省拖等工業企業閑置廠房的資源整合和策劃包裝,實施“舊資產招商”,盤活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建強融資平臺,加強長樂公司、長風公司等融資平臺建設,增強融資能力。建強創新平臺,實施中小企業培育壯大工程,大力扶持磁湖匯眾創空間等雙創平臺建設,讓項目來了有地方,企業來了有土壤,人才來了有舞臺。
三要優環境。企業就如同“候鳥”,哪里氣候適宜,它就遷徙到哪里;環境如同“磁場”,哪里磁力強,企業就會被哪里吸引。靠誰創優環境?靠人,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要建設誠實守信的法治環境,著力創建開放現代的創業環境,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著力構建生態良好的宜居環境,樹立下陸良好的對外形象。

四、三顧茅廬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許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是人才的重要性,告訴我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落實市委“項目為王、干事為先”的要求,推動首善下陸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三顧茅廬”的精神,抓招商引資、抓政策爭取、抓人才引進。
一要千方百計招項目。2019年,我們成立項目辦、招商辦、服務辦、考核辦,抓項目就要有新的樣子。要探索新策略、新辦法、新服務,改變過去“撿到籃子都是菜”的觀念,主動融入全省“一芯兩帶三區”、全市“五城建設”發展布局,圍繞有色金屬產業及延伸、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現代物流等三個支柱產業,對接鄂州順風機場,發展臨空經濟,緊盯知名國企、行業龍頭企業,采取專業招商、以商會商、會展邀商、駐外招商等多種方式,精準開展招商活動。
二要跑省進京爭政策。國家、省、市各個部門政策、資金就擺在桌上,你不去爭、搶,這些就會落到別人的口袋。政策不等人,發展也不會等人,錯過這些,就會貽誤發展機遇。新的一年,各部門要繼續堅持跑省進京,向上級爭取政策、資金、榮譽,不斷推動全區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要不拘一格引人才。“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世上一切事務中人是最可寶貴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2019年,下陸區將總結40周年建區發展成果,展望未來,為建國70周年獻禮,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特別是卓越人才。要對標國際標準,立足下陸區的發展實際,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來發現人才,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理,與社會發展需要充分契合的人才體系。以需求為方向,簡化程序,為人才提供貼心服務;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人才落戶、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問題;以實現個人追求為價值取向,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五、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多捫心自問、躬身自省,時刻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一要問為什么。想清楚為什么,是解決方向的問題。大家堅持每天多問自己一個為什么,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初心,讓每一天都充滿奮斗的激情,充滿前進的力量。
二要問干什么。想清楚干什么,是解決過程的問題。古人言:“在其位、謀其政。”今天我干了什么、做了什么,自己給自己檢查總結。2019年是全市項目建設攻堅年,市委提出“項目為王、干事為先”要求,區委區政府對全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每個部門、每名干部就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崗位做貢獻、干在實處顯擔當。同時,我們還要始終堅持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認真做好每件事,認真過好每一天,讓付出有收獲、讓有努力有成果。
三要問留什么。想清楚留什么,是解決結果的問題。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作為領導干部,應該留下三樣東西:第一,留一張好藍圖。第二,留一份好答卷。第三,留一個好口碑。作為領導干部,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忠誠、干凈、擔當”的要求,對黨忠誠老實、務實為民擔當,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爭當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兩為”干部,留下一個好名聲、好口碑。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一年,下陸人奮發向上,昂揚闊步,向著首善,向著幸福,努力奔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