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黃旺宣)3月26日,黃石市科技創新大會在黃石未來科技城舉行。

科技創新大會區別于一般性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與此同時,跟往年不同,今年的黃石科技創新大會,更是直接把會場搬到了“黃石未來科技城”,釋放出強烈信號。
謀勢:持續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在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新征程中,黃石如何定位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發展自己?
黃石用行動作答。聚焦企業培育、聚焦產學研對接、聚焦要素保障……近年來,通過成立市委科技委員會,黃石市高位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的工作格局加快形成。2022年1月,黃石正式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
2024年,為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搶占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科學論證,結合黃石所能、未來所向,黃石在全省率先出臺未來產業行動方案,布局智能機器人、激光制造、氫能產業等10條新賽道。
同年12月18日,黃石科技城正式改名黃石未來科技城。根據功能定位,黃石未來科技城將打造成為黃石市打造“武鄂黃黃”都市圈協同創新發展的功能載體,成為鏈接國內優質科技創新資源、要素配套以及項目外溢的承載地。
起勢:促進武漢都市圈科技同興
通過鏈接國內優質科技創新資源,黃石打造全省科技創新協同區已經起勢發力。
公開報道顯示,2024年,大冶特鋼、華新水泥成功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黃石實現國家級研發平臺零的突破。高質量建成黃石大學科技園,與武漢大學、武漢理工、武創院等9家在漢高校院所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一年來高效解決企業技術難題100多項。
一路向新,步履不停。當天的科技創新大會上,黃石市政府與鋼鐵研究總院、上海大學、大冶特鋼簽約支持“先進特殊鋼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與武漢理工大學、華新水泥簽約支持“硅酸鹽科學與先進建材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
更值得關注的是,會上,黃石市政府還與武漢理工大學簽約共建光谷科創大走廊未來產業概念驗證中心。概念驗證中心將概念驗證納入成果轉化鏈條,遴選識別出能夠解決實際產業需求的基礎科研項目,可緊密鏈接先進技術、孵化體系、產業應用,有助于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將有效搭建政校企對接平臺,助力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武漢都市圈科技同興,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創新協同區。

成勢:全市科創格局加快重塑
通過當天的大會,大家也會發現,三年來黃石在科技創新多個方面積厚成勢,全市科創格局正在加快重塑——
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全面鏈接珠三角、長三角,黃石在上海、深圳建成離岸科創中心。全市500多家企業與省內外200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每年開展聯合技術攻關800余項。戰略科技力量的“黃石方陣”在加速壯大。
營造創新發展生態圈。黃石設立1億元的產業創新人才基金,從高校選派46名博士赴科技型企業脫產工作,400余名科技特派員赴企業開展技術指導;組建1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完善;組建總規模200億元的黃石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形成科創成果轉化圈。新設立市級衛生健康科研項目和黃石恒瑞醫藥聯合創新專項,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數量破零。深入推進數智化病理服務改革,全市醫院病理診斷能力顯著提升、群眾看病費用整體下降。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8.05%,降幅居全省第一。
我省實施“七大戰略”、提升“七個能力”,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其中就包括“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黃石也迎來了積厚成勢、點石成金的關鍵窗口期。此時在黃石未來科技城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黃石意圖分外清晰:打造全省科技創新協同區目標,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