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黃旺宣
初夏時節,生機盎然。連日來,2025年湖北省“百佳新媒體賬號”政務新媒體孵化行動(第一站)暨鄂東政務新媒體線下交流會在黃石參會代表中反響熱烈。

活動現場。胡小軍 攝
“內容創新是政務新媒體發展的關鍵”“既要深耕內容,又要敢于創新”……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守政務初心,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成為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紐帶。要以政務為“體”、傳播為“用”,堅持守正、不斷創新。要以新質傳播貼近網民視角,打造更多“傳得開、叫得響、可持續”的內容品牌。
再接再厲,讓服務從“指尖”走向“心間”
自2022年起,我省連續三年開展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佳新媒體賬號”推選活動,大冶發布、青春黃石、清廉黃石、黃石廣播電視臺等9家政務新媒體獲評湖北省“百家新媒體賬號”。
“鄂東四地七家單位分享了政務公眾賬號運維經驗,為我們新媒體發展開啟了全新的思路和模式。”大冶市委網信辦干部尹鐘翔表示,將充分吸收周邊縣市優秀經驗,積極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力強的政務新媒體平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政務新媒體服務矩陣。
優質政務新媒體既要“守正”更要“創新”。黃石團市委干部張婧一邊仔細聽講,一邊認真做筆記:“要善用短視頻、長圖等新媒體形式擴大傳播范圍;要敢于捕捉新聞熱點,以小切口做好深度鏈接;要推動‘新聞+政務+服務’深度融合,讓服務從‘指間’走向‘心間’。”
而對“清廉黃石”微信號后續運營,黃石市紀委監委宣傳部干部代麗思路明確:“我們不是 ‘流量平臺’,而是 ‘紀律窗口’;我們的粉絲不是 ‘泛用戶’,而是 ‘同頻者’;我們的選題不是 ‘追熱點’,而是 ‘尋突破’;我們的發布不是 ‘搶時效’,而是 ‘保質量’;我們的團隊不是 ‘普通編輯’,而是 ‘紀律傳播者’。”
“此次學習讓我認識到,新媒體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融合內容創新、技術應用與規范管理,才能實現從‘信息發布’到‘服務賦能’的躍升,真正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黃石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吳勇前說。

大冶發布微信公眾號編輯李珍分享。胡小軍 攝
對標對表,讓賬號從“孵化”走向“破圈”
活動現場,“平安黃石”、“黃石中院”、“好家風 愛黃石”等10個“重點培育對象”代表通過學習,都是收獲滿滿。
“內容創新,根本在貼近群眾,關鍵在及時發聲。”黃石市委政法委干部吳曉婷說,“我們將把這些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到‘長安黃石’官微運營中,切實提升傳播力與服務水平,使政法新媒體成為連接民心、凝聚民力的‘連心橋’。”
培訓過后,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尹君同樣深有體會:“作為法院新媒體,我們的政務新媒體賬號不僅是宣傳平臺,更是司法便民的重要窗口。我們將強化‘互聯網+法治宣傳’思維,讓法院新媒體既有法治高度,又有民生溫度,真正成為群眾身邊的‘法律顧問’。”
結合7家單位分享內容,黃石市婦聯“好家風 愛黃石”編輯孔維瑤細數大家的“金點子”:“大冶發布”聚焦本土新聞,用大量原創樹立權威形象;“清廉黃石”堅守清廉主題打造陣地,凸顯定位明確對賬號運營的關鍵作用;“鄂城融媒”從內容、形式、保障等多維度發力,以高標準講好故事……“這些寶貴經驗為我的工作提供了豐富借鑒 。”
今朝取真經,明日破繭出。黃石市中心醫院宣傳干事石紅兵表示,黃石市中心醫院(微信號)將進一步強化內容策劃,突出臨床診療和健康科普,突出原創和表現形式新媒體化;堅持網言網語生動活潑,強化表達創新,生動表達內容;堅持平臺建設為民利民,強化便民服務,為患者和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就醫體驗。

參觀考察黃石未來科技城。胡小軍 攝
邊學邊干,讓培訓從“量變”走向“質變”
當天的政務新媒體分享交流活動,不僅是一個展示成果、分享經驗的培訓會,更是一次互學互鑒、參訓提能的機會。
“此次培訓實用性很強,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見識,讓我進一步了解到新媒體需強化‘指尖政務’屬性。”陽新縣互聯網信息中心副主任朱燕華感觸。
這些天,黃石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逸云還進行了深入思考:“我們將推進精品內容建設,實現政務傳播‘破圈生長’,突破公文式表達,通過‘萌系IP+專業解讀”’模式,提升政策傳播知曉率。”
針對政務新媒體的下一步運營,西塞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陸海燕思路更清晰,“政務新媒體運營既要深耕內容,又要敢于創新。我們將深化‘兩微一網’融合發展,整合各方資源,增強原創能力,著力推動‘全景西塞’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提質增效。”
“在當下數字化浪潮中,我們必須積極擁抱新媒體。”作為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宣傳部一名“90后”干部,江訓文表示,通過培訓,一方面要學習借鑒大家好的運營經驗,另一方面要立足政務新媒體平臺,不斷強化與受眾的連接,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