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是基礎,管護是關鍵。
按照“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理念,蘄春縣積極構建起“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三級管養責任體系。
2017年,蘄春率先在全市推行公路分級管養體制改革,修訂出臺了《蘄春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明確縣道由縣農村公路局負責管養,鄉村道由鄉鎮和行政村養護管理。按照“誰受益誰養護,誰養護誰負責,誰管理誰監督”機制,建立“路長負責制”,條條道路有路長,個個路長有責任。成立農村公路養護公司,在全縣設立了11個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各鄉鎮村相應成立養護辦公室,將鄉、村道養護員和農村保潔員“兩員合一”,按照“六個一”要求對鄉村道進行日常養護,愛路護路村規民約制定率達90%;堅持專項考核,按照《蘄春縣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對鄉、村道實行半年、年終考核,依據考核結果撥付養護補助資金。
蘄春實行路養聯動,強化信息溝通,建立健全部門聯勤聯動機制,聯合公安、城管和屬地鄉鎮,對違章建筑、標志標牌、占用和挖掘公路、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提升了全縣農村路網運營環境。農村的環境優勢、資源優質,逐步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城鄉一體,常態運行。蘄春全面實施客運車輛4G視頻監控,推行掌上預約和包車服務,趕集班、季節班、跨省班分類運行。雷沖村書記陳
百濤介紹,該村與安徽省太湖縣北中鎮花樓村接壤,兩地之間素有逢六到檀林鎮區集中趕集的傳統。以前路窄卡車無法通行,農副產品運輸交換一度受阻,不得不繞道40公里至太湖縣彌陀鎮后才能來到檀林鎮區,而現在路通貨通,往來直線距離僅8公里。
據悉,蘄春現有客運車輛566臺,農村客運線路149條,已建成鄉鎮等級客運站17個,農村客運標準候車亭612個,村級快遞服務站282家,473個村實現了電商物流進村入戶,構建形成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
暢行“四好農村路”,扮靚綠水青山,變身金山銀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大同鎮李山村黨支部書記田祥森介紹:“過去山區農村路難行,手機打不通,現在通了公路還能自駕游,互聯網全覆蓋,條件好多了。”這不,在風景秀美、路網暢通、鄉風淳樸的全國文明村李山村,全村三分之一農戶發展起農家樂,每年茶葉產業和農家樂帶動戶均增收2萬余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