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亦斌先生故居舊址上,是一戶村民的兩層樓房。
湖北日報訊(記者黎海濱、通訊員江建柱)“賈亦斌先生在陽新縣陶港鎮龍門村的故居已不復存在,父母的墳墓荒蕪無人管理,他小時候讀書的祖祠十分破舊,村里的農家書屋沒有一本介紹他的書,村中的年輕人對他的豐功偉績也缺少了解……這是令人十分擔憂的?!?月25日,祝紅梅、殷正發等10位代表在黃石市人大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提交建議案,吁請修繕賈亦斌先生故居,籌建“祖國統一”主題小鎮。

賈亦斌先生的故居舊址。
在不久前結束的湖北省“兩會”上,黃石代表團祝紅梅代表已提交“盡快修繕賈亦斌先生故居、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議案,引起與會代表們的關注。

賈亦斌先生的故居舊址,遺存的石碑石刻。

祝紅梅代表的議案。

賈亦斌,原名賈再恒,字思齊,1912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陽新縣,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他是著名抗日將領、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參加過抗日的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屢立戰功,1941年任國民73軍77師少將參謀長,1949年4月率青年軍4000多人在浙江嘉興起義,給反動當局以沉重打擊。該歷史事件在電視劇《換了人間》中有生動記錄。建國后,他擔任民革第五至七屆中央副主席,第八、九、十、十一屆民革中央名譽副主席,長期主持民革中央對臺工作,主編《論臺獨》,堅決反對臺獨,為和平統一大業奔波海外嘔心瀝血。曾兼任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全國政協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副主任。

賈亦斌先生傳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賈亦斌先生為打通大陸與臺灣方面聯系,曾于1988年1月受中共中央委派,擔任密使,推動兩岸開始啟動“汪辜會談”??箲?0周年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他授予紀念章。黨中央給予賈亦斌先生高度評價,稱贊他為民族解放、新中國建立,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為祖國和平統一,奮斗一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8年下半年,黃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黃石市委會主委祝紅梅牽頭,組織多位專家學者調研,撰寫了專題調研報告。鑒于賈亦斌先生是海峽兩岸公認的愛國民主人士,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在對臺交流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民革黃石市委會提出,盡快啟動賈亦斌故居修繕立項工作,將此項目作為黃石市重要文化工程之一予以重視,并列入地方財政預算,成立專班開展前期準備,做好項目報批、調研、文物、資料收集等工作。
祝紅梅在議案中提出,應以賈亦斌先生為核心文化品牌,推進陽新縣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她建議,將賈亦斌故居修繕工程納入黃石市重大文旅項目一并統籌推進。當務之急是抓緊修建賈亦斌先生紀念園。建議陽新縣將賈亦斌紀念園與另外兩位陽新名人金紹先、石瑛的紀念園整合在一起,籌建一個以“祖國統一”為主題的文旅小鎮。建議地方政府將“統一小鎮”作為重大文旅項目,向海內外發布信息,對外招商引資。
1月25日,記者到陽新縣龍門村了解到,該村為配合相關項目申報立項,已同意將一個面積350畝的半島用于建設賈亦斌先生紀念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