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楚晚報記者 朱世杰
一間70平方米的平房,還是2015年當地政府政策補貼3.6萬元、加上愛心老板捐錢捐物建起來的。屋內一張老式竹床用了幾十年。而在建房之前,他家半間土坯房破敗不堪。
大冶市金山店鎮馬龍村馬家莊灣村民柯常柱和彭冬英的家,和鄰居比起來顯得很寒磣。他們家是建檔立卡精準扶貧貧困戶,每月除了550元的低保,以及柯常柱的退役軍人補貼外,幾乎沒什么固定收入。
柯常柱今年60歲,妻子彭冬英疾病纏身,喪失了勞動能力,每個月光是吃藥就要花費600元左右。
可就是這樣一個貧寒之家,卻培養出三名優秀學子,一個直博生、一個研究生、一個本科生。
為品學兼優的孩子們而驕傲
談起女兒柯歡歡,柯常柱最為驕傲:“教育部每年在全國的直博生選拔名額不多,競爭強度很大,我女兒被浙江大學錄取了。”
1996年出生的柯歡歡,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班,目前在中科院武漢分院實習。2018年7月,柯歡歡應邀參加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暑期夏令營活動,被該院預錄為直博生,博士生導師就是該院院長王青青教授。今年,柯歡歡收到全國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的正式錄取通知,將于下半年去浙江大學報到。
柯常柱特別提到一點,直博生錄取的標準中,有一條必須是英語六級、480分以上,柯歡歡考了535分,“這都是女兒自己努力的結果?!?/p>
柯歡歡是三個孩子中的老二;老大柯其寧是湖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專業是高分子材料;老三柯其鵬是武昌首義學院在讀本科生,專業是電氣及工程自動化專業。
柯常柱拿出三個孩子的各種證書,厚厚的一摞,有七八十本,“還有許多證書掉了。這些年,光是搬家就搬了六次?!?/p>
柯常柱坦誠地說,證書對于這個貧寒的家庭來說不稀奇,他更希望兒女們能拿到獎學金,“這樣貼補家用、學費,更實惠些?!彼f,女兒柯歡歡在校期間曾經兩次拿到高額獎學金。
母子撿破爛賣貼補家用
貧窮,是貼在柯常柱和彭冬英身上多年的標簽。
“為了陪孩子讀書,我家在黃石租房23年?!笨鲁V偸翘岬剑瑸楹⒆痈冻鲎疃嗟氖抢习榕矶?。三個孩子從小學開始,都是在黃石城區就讀的,多年來,彭冬英撿過垃圾,販過菜,甚至到菜場撿過人家丟棄的蔬菜度日。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三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柯常柱回憶說,三個孩子讀小學開始,就幫助媽媽收集礦泉水瓶。同學丟棄的瓶子,他們撿起來放在書包里,放學以后帶回來交給媽媽去賣。
老大柯其寧在讀大學期間,還收撿礦泉水瓶子賣,貼補生活費。開始,他把瓶子收集起來,賣給上門收破爛的。后來得知,把瓶子拿到校門外去賣,一個可以多賺兩分錢,他就不再賣給上門的販子了。但是提著一袋子破爛走出校門,面子上還是有點過不去。得知這個情況后,柯常柱對孩子說,一個男人自力更生養活自己,不丑。
“再窮,不能苦了孩子,拖垮了他們的身體。”提起這些往事,彭冬英的眼淚就下來了。老大、老二在黃石二中讀書期間,常年住讀在校園。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彭冬英經常要給兩個孩子送飯。按學校的規定,只能是星期三送一次飯,鑒于彭冬英家的實際情況,學校特批她能天天送飯。
教育孩子要知恩圖報
“第一眼看到這個家庭的時候,我眼淚都出來了。”柯其洪是柯常柱附近灣的人,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有一年,他去黃石城區柯常柱租住的家看看,當時就被他家的情形震驚了,“真正是家徒四壁呀,一臺破電視機花50元買的,不磕碰一下還不能放。”
了解柯常柱家的實際情況后,柯其洪當即決定無償地援助孩子們讀書。他把孩子們叫到一起,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安心讀書,一切費用問題不用操心。多年來,柯其洪和其他一些愛心人士,默默支持著柯常柱三個孩子的學業。2015年柯常柱家建房子的差額部分和建筑材料等,也都是柯其洪捐助的。
柯常柱說,每年年初一,三個孩子必須第一時間去柯其洪家拜年,“我要讓孩子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社會?!?008年汶川大地震,老大老二各自捐了20元,老三捐了10元?!板X雖然不多,這是一份愛與責任。”去年,女兒回到老家來,得知一位鄉親通過眾籌治病,也在網上捐了20元。
“孩子讀書的過程太漫長了,一般家庭會望而生畏,何況我這樣的貧窮之家。”柯常柱拿出幾份國家貼息貸款的憑證說,他經常給孩子們提到,等他們學業有成工作后,一定要一分不少地把貸款還清,“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在部隊服役過3年的柯常柱,骨子里流淌著軍人的家國情懷。據他介紹,柯歡歡的導師王青青有意讓她將來報考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對此,柯常柱對女兒定下一條鐵律,一旦學業有成,必須回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報效祖國?!胺駝t,這樣的學寧可不去上。”
沒有上過一天幼兒園,沒有補過一堂課外課,沒有玩過一次網絡游戲,就連看電視也是偶爾為之。三個孩子優異的成績和優良的品質,是柯常柱和彭冬英夫婦最大的財富和驕傲。
“我和愛人不圖孩子回報我們什么,我們老了,再苦再難的日子也熬過來了?!笨鲁Vf,他們能為孩子提供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其有限,但他們必須教育好孩子們,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必須做一個勤儉上進的人、一個善良有愛的人、一個知恩圖報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