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魏少峰
為適應建設世界造船強國與海洋強國的新要求,聚焦“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實施,積極助推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以“基于云技術的船舶類教育資源館”、“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等重大項目為載體,系統推進船舶類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不斷做優做強船舶類、航海類、信息技術類等優勢專業群,持續提高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一年來,學院先后獲評2017年度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順利通過中央電化教育館第二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驗收;主持1項、參與2項目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再次榮獲3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
聚焦服務造船強國與海洋強國戰略
探索推進“軍民融合”特色優勢專業群建設

“2018年第二屆全國主流融媒體高職特色行”走進該院
學院主動對接海洋強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聚焦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等產業戰略,面向國家經濟從中高速向中高端轉型發展,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進一步發展壯大以重大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基礎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的特色專業體系。近年來,新增“海洋工程技術”、“航海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將船舶類10個專業作為學院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深化建設。學院打造建成一批服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三海一工”(“海防安全、海河運輸、海洋開發、新型工業化”)高水平特色優勢專業群。目前擁有國家示范校與國防軍工專業各5個,教育部示范專業點3個(船舶工程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電氣電子技術)、專業服務產業專業2個,教育部精品專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專業各1個(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
聚焦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
探索推進專業“互聯網+”轉型升級

該院承辦2018VETnet中德職業教育合作論壇
學院以服務互聯網+行動計劃為指導,緊扣《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文件有關要求,遵循“服務全局、融合創新、深化應用、完善機制”的原則,面向現代智能造船模式、生產模式、商業模式變革,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為主要方向,建設完善了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船舶動力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船舶資源館、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一系列“互聯網+”數字化教學資源。2016年,學院引進“藍墨云班課”,360門課程使用“藍墨云班課”;2018年,學院引進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27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同時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成為學院與武昌船舶重工集團合作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改革項目的學習載體,為學員在職在崗深入學習專業課程提供技術支持。2017年以來,該院教師獲得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2項、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7項。

第二屆泰國留學生來該院學習
聚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深度融合
探索構建國家船舶類專業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在構建環境、管理、教學、產學研、學習、生活、服務等七維融合的全方位數據分析智慧化校園建設頂層規劃基礎上,按照“碎片化資源、結構化課程、系統化設計”的建設思路,學校建成了“基于云技術的船舶類教育資源館”、“船舶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等優質教育資源在線開放信息化平臺。完成船舶類輪機工程技術、船舶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4個專業群建設,素材資源總數達到14802個,其中文本4477個、視頻3177個、動畫521個、PPT課件2736個、圖形圖像3770張、音頻類17,其他資源104個。滿足教師用戶的“輔教”、學生用戶的“能學”、企業用戶的“合作互助”、社會學習者的“自助”等不同用戶需求的學習過程,為全國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船舶企業員工及社會人員提供共享資源,持續做強船舶類、航海類、信息技術類等特色優勢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雙證獲取率超過98%、一次就業率超過96%、企業滿意率超過90%。

烏克蘭教育專家來該院洽談合作交流
聚集實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與學校內涵創新發展相融合
探索推進特色高職院校建設
貫徹落實學校“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積極承接國家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行動計劃13個分項目、34個分任務,投入經費1。59億,科學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多元并舉優化實施方案,全力構建學校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助推特色高職院校建設。不斷加強骨干專業建設,實施“雙師型”教師素質提升計劃,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教室與實訓室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平安校園“技防”系統建設,學校附屬工廠實訓教學園區改造,文化體育活動實施與大學生生活設施改造,夯實內涵發展基礎。持續推進專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和廣度,組織開展中德雙元制試點項目、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英才工程”試點項目、招商郵輪工匠班項目、“一帶一路”國際交流項目等重大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深化拓展學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該院周蘭教授獲“2018荊楚好老師”

2019屆定向士官班入伍

2019屆定向士官班入伍(通訊員 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