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韓鵬、肖澤龍)近日,2019年研究生復試接近尾聲,湖北文理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交通學院)車輛工程1511班學生共64人,有34人報考,29人過線,截至目前錄取23人,考研錄取率達到36%,超過1/3的學生將繼續深造。
重學風,做好學生主業
“學院自成立以來,把良好學風作為建設院風的首要內容,把思想優秀引領學業進步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注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黨委副書記葉萬海介紹說。
學院成立之初,如何將學科專業的調整組合提升為高質量整合優化是學院首要謀劃的問題。學院緊緊抓住學風建設牛鼻子,以思想教育激發學業動力,固化學業行為習慣,擴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參與率豐富培養內涵,教師言傳身教指導學生成長具體路徑。
從每周的班級例會,到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從專業課堂,到專業實習等每一個環節,學院不斷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堅持“嚴管、嚴學、嚴教、嚴考”工作理念,院領導、系主任定期進班聽課,輔導員和班主任深入班級了解上課情況,堅持大一至大四上早自習,實行上課情況每周通報制,持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樹典型”“評先進”“寢室導師制”和暑期“三下鄉”等系列舉措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學院師生都充分認識到考研是學業成長的優質工程,考研不簡單只是考試而是大學四年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教師注重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培養綜合素質。
曾到十堰參與生產實習的學生李聰表示,“在生產實習期間,真正到達生產一線,接觸了生產設備和作業任務,才知道自己知識儲備還有很大的不足,這也是我堅持考研的動力之一。”
重科研,提升學業質量
學院成立之初就建設“大創”中心。目前有十余支團隊,鼓勵同學們積極加入科研團隊,提升個人實踐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圍,激發了同學們參與實踐的興趣。
“車輛工程是個什么專業?學來做什么?”初入大學,不少同學都感到迷茫和困惑。結合專業特點,作為班主任和專業教師的梅雪晴博士常常鼓勵學生們走進實驗室,參加創新性實驗、大學生科研興趣培養等實踐創新活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
擔任過1511車輛班級課程教學的老師都說:“該班級上課出勤率高,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高。”在老師的鼓勵下,班里的學生相繼參加了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巴哈賽車、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比賽,并取得了國家級獎6項、省級獎7項,發表論文7篇,發明和實用專利5項……,這些經歷和成果都成為許多學生復試和申請調劑過程中的重要砝碼。
更重要的是,科研讓學生們愛上了自己的專業,更堅定了繼續深造的決心。“考研考上了不是結果,而是新的開始。”即使考上了武漢科技大學,胡文龍同學還是經常泡在實驗室里,一遍遍做著實驗,只是為了把畢業論文完成得更完美。
互幫助,攜手共同優秀
從大三下學期開始,這個班所有考研的同學便進入考研沖刺模式。班上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大家生活節奏步調一致,每天6時起床、晚上11時30分前休息。規律有序的生活學習環境,讓每個同學都能精力充沛地投入考研復習。
“支部黨員、學生干部、班委帶頭”。在這次錄取的23人中,學生黨員有4名,學生干部有5名,“如何發揮領頭羊的作用,讓學生黨員在考研過程中也能沖在最前面,是我一直思考的事情。”支部書記張林說到。
“室友之間相互監督”、“復習資料群共享”、“定期數學疑難交流會”……在這個班級,考研不是一個人的戰斗,是考研學生共同奮斗的事情。班長李港說:“考研期間,班上同學資源共享、相互監督鼓勵。誰有信息和資料都會在群里共享,誰遇到疑問,在群里說一聲就有同學幫忙解答。我們也是因為團結一致才能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210寢室考研的5名同學,每天晚上在宿管大爺鎖門前剛好趕到寢室,洗漱完后,他們經常要做的就是看政治學習視頻然后互相提問、抽查復習進度,最終這個寢室4人過線。
“每天早晨到達自習室門口的時候,都會發現幾個早來的同學已經在自習室附近背英語或者背政治了。”這個場景成了學習委員胡裕超腦海里揮之不去的一個印記,“當時就有那種感覺,即使自己不背書,聽他們背,自己都會有進步”。
交通學院黨委書記易良紅表示,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激勵學生刻苦讀書學習,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是該院工作的基本遵循。
據悉,交通學院2019屆畢業生共有240人,截至目前考研錄取51人,錄取率21.3%;其中有黨員畢業生18人,考研已錄取14人,錄取率達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