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晚報訊(記者李凱通訊員田濤)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近日發文,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名單,京山市“建設農村文化廣場,拓展群眾公共活動空間”作為全省2個項目之一,入列名單。
京山市委、市政府將文化廣場項目的實施與美麗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等工作相結合,全面布局、統籌推進,按照選址合理、建設適度、就近實用、群眾滿意的原則,形成以城區大型文化廣場為核心,以集鎮(社區)中心文化廣場為基礎,以行政村小型文化廣場和社會公益性小廣場為末梢的多層級“便民綜合文化服務圈”。截至目前,京山市共建成文化廣場242個,建設總面積83.6萬平方米,總投資3.25億元。每年用于文化廣場為主體的基礎設施設備新建、維護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財政預算。
京山市以示范項目創建為契機,多部門聯動,整合資源發揮最大效能,一個個標準化、均等化、便捷化、集約化、實效化的群眾公共活動空間成為京山居民幸福生活的載體。全市整合25個文學藝術專業協(學)會、18個體育協會、257個業余演出團隊以及1000多名注冊成員的志愿者組織,成立京山文藝聯盟,開展公益性或低收費文化服務;宣傳文化部門籌資100多萬元,搭建可移動“百姓大舞臺”,添置流動舞臺車、流動圖書車,成立便民電影隊,常年在各村(社區)文化廣場巡回開展文化惠民服務;通過輔導培訓、活動引導,發展全市群眾廣場舞團隊200多支,年參與群眾達10萬多人。
如今京山的農村文化廣場,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愈加完善,大小文體活動不斷,還有一大批注入民風鄉愁的品牌豐富廣場文化內涵,文化廣場真正成為廣大居民的“文化平臺”和“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