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會現場

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溝通

殘疾人求職登記

盲人按摩師現場服務

殘疾人了解就業信息

殘疾人才藝展示

殘疾人制作的手工藝品深受市民喜愛
正是一年希望季,花開時節又逢君。
3月27日,我市2019年春風行動“融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暨殘疾人才藝展示活動在星球商業中心廣場舉行。當天,用人單位為殘疾人提供了956個就業崗位,253名殘疾人現場應聘,98人如愿與企業簽訂就業意向書。
記者走訪發現,招聘會現場專門設置了培訓登記處、求職登記處、手工技能產品展示區、企業用工招聘區、盲人保健按摩和理發體驗區。上午9點30分,現場已是人頭攢動,每家單位的展位前都吸引了眾多殘疾人求職者。有的在認真查看招聘信息,有的在投遞早已準備好的簡歷,還有不少殘疾人登上舞臺表演節目,引得大家鼓掌稱贊。
據招聘會現場負責人介紹,此次招聘會由市殘聯主辦、市殘疾人就業監督管理處承辦,吸引了福力德鞋業、動能體育用品、駿騫光電科技、百樂食品餐飲、星球國際大酒店等44家企業參加,提供的崗位包括教師、生產主管、計算機操作員、保潔員、安保、普工、文員、銷售員等。
“我平時愛好讀書看報,喜歡寫作,希望通過這次招聘會,找到一份和寫作相關的工作。”31歲的張妮身患頑疾,她想要找一份工作為家里分憂。知道這里有招聘會,所以就趕過來參加。她還做足“功課”,帶來了自己所有的作品,積極與用人單位進行細致的溝通,并填寫用工登記表。
39歲的陳錦宇手持殘疾證,耐心地排隊填寫培訓登記表。他表示,希望通過培訓學得一門技術,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雖然這些求職者身體上存在一些缺陷,但他們十分珍惜工作的機會。我們提供了做手工絹花、輪椅組裝等崗位,都是比較適合他們的。”荊門市圓夢愛心幫扶會殘疾人庇護工場招聘負責人李邦芳介紹,他們本次預招工10名,已有13名求職者登記。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市殘聯圍繞殘疾人就業培訓服務和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全年舉辦2場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及創新創業項目推介會,以“就業援助月”等活動為載體,為1839名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全年新增殘疾人就業1520人。
2019年,市殘聯將繼續全面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基層就業服務工作,推進就業服務規范化建設,提升殘疾人就業水平。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為殘疾人職業培訓提供“訂單、定崗、定向”式培訓和自主創業培訓。
美麗事業美好人生
今年35歲的廖翔翔是一名先天性聽力障礙患者,掇刀區團林鋪鎮人。18年前他在家鄉團林鋪鎮趙廟村開了一家理發店,由于手藝精湛,現在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美發師了。
在招聘會現場,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正在為前來求職的殘疾人免費理發。只見他熟練地操作著理發工具,遇到需要溝通的地方,他便停止手中的動作,用手語與對方進行簡短的交流。他就是廖翔翔,雖然不能直接與對方進行語言交流,但是廖翔翔手藝高超,加上聰明伶俐、心細如發,很快便贏得了一群鐵桿客戶,不少人甚至專門開車從城里來到鄉下找他理發,小店的生意非常紅火。
他自己也不斷學習創新,提高專業技能。去年,廖翔翔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六屆湖北省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美發項目中榮獲第二名的好成績,在荊門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美發項目中嶄獲一等獎。為了回報社會,廖翔翔現在每周都會抽空去市特殊教育學校,為那里的孩子們免費理發。
現在的他不僅事業有成,而且還通過努力拿到了汽車駕駛證,小日子越過越紅火。他說,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他計劃下一步把美容美發店開進荊門城里,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聾人夫妻檔攜手圓夢想
在招聘會現場的舞臺旁邊,各種造型可愛、顏色艷麗的氣球格外引人注目。有一對中年夫婦正在忙前忙后布置展臺,接待前來咨詢的客戶……
男主人名叫蔡勝,從事平面設計工作。他是一名聾人,在一歲的時候因為高燒失去了聽力。蔡勝在荊門也算是一個名人了,他的名氣來自于自身的才能。在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六屆湖北省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蔡勝獲得了海報設計項目第一名的好成績。
因為聾人只能用手語和文字與別人交流,溝通成了最大的障礙,特別是做設計這一行。但他并沒有氣餒,始終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多年來他用真誠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用創意十足的作品贏得了客戶的慕名而來與好評。
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蔡勝遇見了趙洋。趙洋在荊門創立了廣告策劃及氣球裝飾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了“洋洋氣球定制派對”品牌的專業團隊,也邀請蔡勝和他的愛人楊欣蔚一起加入。經過三年多的苦心經營,“洋洋氣球定制派對”品牌已在荊門地區享有了不錯的口碑。
蔡勝的愛人楊欣蔚也是一名聾人,不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夫妻倆都互幫互助,成為了彼此的得力助手。蔡勝說:“雖然我們失去了聽力,但可以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夢想。”
安排殘疾人就業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在現場記者注意到,湖北動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招工人數達400人,是現場用工企業中招聘人數最多的。
湖北動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招聘車位工、全能工、大燙工、車板工等,入職當月即購買“五險一金”,安排食宿,單休,每月計件工資、全勤獎、加班費、補貼等加起來3000元以上。對殘疾人求職者的要求是,只需智力正常、雙手靈活即可。公司也可根據求職者的具體情況,安排像剪線頭、串橡筋、發裁片等技能要求不高的崗位。
據該公司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公司一直非常重視殘疾人用工需求,目前公司已經解決了近60名殘疾人用工問題。今年,公司已經被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并購了,將擴大生產規模,在原廠房旁再新建一棟廠房,新上15條生產線。目前,公司仍有近400人的用工需求,將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承擔企業更多的社會責任。
人老心不老共創新生活
在招聘會現場,時不時隨風飄來一陣油的清香。循香而去,一位五十多歲的大爺正坐在自家榨坊生產的菜籽油、香油展臺前。
這位大爺名叫王祖金,漳河新區車橋村人,2015年在車橋村開辦了一家榨坊。每年從附近村民手中收購油菜籽、芝麻等原料,通過加工后,銷售菜籽油、香油。大爺告訴記者,他膝下無兒無女,老伴是一個患有二級精神病的病人,家里還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全家就靠他一個勞力。前幾年大爺將土地流轉了,家里沒有農田了,他就想著辦一個榨坊養家糊口。別看一個小小的榨坊,大爺說,每年可以賺三四萬塊錢,一家人的生活夠用了,家里2016年被評為貧困戶,第二年就脫貧了。現在國家政策好,老伴的藥也是國家免費發的,看病也可以報銷,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說起以后的日子,大爺說:“慢慢往前闖唄!”他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版面統籌:周禮鋒錢華云
本報記者:方麗榮/圖孟亞利易榮榮/文
通訊員:陳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