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沿江游等龍頭產品帶動下,荊州旅游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荊州市接待游客達430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6.5億元,增長21.7%。
?旅游:“一枝獨秀”到“遍地開花”

2018年,以荊州古城、荊州博物館、關公義園、九老仙都景區為主的文化旅游產品,以松滋卸甲坪、石首桃花山、荊州區桃花村、洪湖老灣回族鄉珂里等為主的鄉村旅游產品,以監利周老嘴、洪湖瞿家灣等紅色旅游產品,以松滋洈水、石首天鵝洲等生態旅游產品,以松滋曲尺河溫泉、公安萬畝生態大湖養生地等觀光康養旅游產品,還有黃金游輪、世紀游輪等沿江游產品,讓我市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均大幅增長。
2018年,全市旅游項目快速推進,紀南文旅區荊州華強方特園一期、園博園、楚國八百年城市公園、荊楚文化大觀園、環長湖濕地修復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集聚推進。荊州海洋世界、洪湖環湖綠道、洈水體育旅游特色小鎮、“洪湖岸邊是家鄉”濕地生態旅游城等項目建設方興未艾,一系列重大旅游項目的落地及快速建設將推動我市旅游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另外,我市在旅游品牌創建方面卓有成效,古城5A創建穩步實施,目前已編制完成景觀價值評審初稿;洪湖市紅色江灘景區獲準通過4A景觀質量評審;湖北大楚國際旅行社正式被評為5A級旅行社。荊州博物館開發的仿楚青銅器、絲綢、漆木器、茶具、楚繡文創商品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部分產品在2018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中再獲佳績。
?文保:連續實現30個“文物安全年”

荊州博物館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四位一體安防體系更加牢固,連續30年取得館藏文物安全年。
荊州八嶺山古墓群安防系統工程走在全國前列,該轄區內布設了40個360度紅外線攝像頭報警箱和415個光纖地波微震探測器,實現對403座古墓冢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目前,八嶺山墓群安防系統二期工程實施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復。
同時,我市文物部門積極開展文物保護行動,全年開展考古調查498.08萬㎡,調查文物點7處,考古勘探90.9萬㎡,發現古墓葬444座,考古發掘14693㎡,累計出土各類文物2767件(套)。
?2019年,荊州旅游文物打算這樣干
景區建設——
推進荊州古城5A創建,打造旅游休閑示范街區,推進城市旅游和休閑業態健康發展,形成以紀南文旅區和古城文化旅游為中心,以洪湖、松滋生態旅游為支撐,以瞿家灣、周老嘴紅色旅游為特色,以荊州區鄉村十里畫廊、石首桃花山等鄉村旅游為網絡的旅游業發展新格局。
2019年力爭實現接待旅游人次突破5000萬,旅游綜合收入360億元。
文旅產業——
推進紀南文旅區盡快建成以楚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支持荊旅投、文旅投、沙市區、荊州區、松滋市、洪湖市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落實落地,筑牢文旅發展根基。
文物保護——
市文旅委將抓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實施“一二三四”工程:
改造“一館”,實施荊州博物館整體改造項目;
打造“兩區”,將紀南文旅區打造成全國文物保護利用的綜合示范區,將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納入全國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片區;
保護“三大遺址”,推進實施楚紀南故城遺址、熊家冢遺址、郢城遺址的展示利用以及本體的保護和環境整治工程;
推進“四項工程”,實施文物平安工程、古城保護工程、荊楚考古工程、人才戰略工程,荊州博物館將與湖北省考古所共同建設荊州考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