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新聞網消息(通訊員 敖雷)據荊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今年“五一”期間,共有69.2萬人次游荊州,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24%。
“到城區游覽古城墻體驗荊楚文化,到洪湖瞻仰革命遺址體驗紅色文化,到松滋洈水泛舟體驗湖光山色,荊州旅游很有特色。”荊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慶說,隨著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完成,荊州旅游還將吸引更多人。
如今,一批文化產業重點項目陸續鋪開,一批發展后勁很強的項目簽約落地。6月,荊州華強方特園開園;9月,荊州園博園開園。用荊州市長崔永輝的話說,“今年是荊州旅游的爆發元年!”
鳳凰,楚文化圖騰,素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之說。用這句話形容荊州當下旅游,再恰當不過。
蓄勢:成立功能區,制定產業路線圖
荊州旅游資源頗豐,招商引資都以文化資源作為開頭語:“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
作為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楚文化、三國文化厚重。雞公山遺址、鳳凰山遺址、紀南城遺址、郢城遺址、三國遺址,從舊石器時代到近代,歷史文化沉淀在荊州沒有斷層。“毫無疑問,荊州是個旅游資源大市,但一直沒有發展成旅游強市。”王慶認為,荊州旅游資源需要重新審視、挖掘和開發利用。
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的成立,吹響了荊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集結號。紀南文旅區作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功能區,被納入省級戰略統籌規劃。近年來,市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文化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市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萬元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有了平臺、路線圖,接下來就是“按圖索驥”,招商引資。
一批“大鱷”進駐荊州。西安曲江、深圳華強、嶺南園林等國內知名企業紛紛來荊投資旅游業。省內投資平臺也不甘落后,鄂旅投在中心城區打造關公義園,同時向洪湖、松滋、石首輻射,省聯投、省交投全面參與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一批項目落地開花。
荊州關公義園、楚王車馬陣、九老仙都等一處處歷經滄桑的古跡煥發新顏;松滋洈水汽車露營基地、洪湖金灣花海等一批批新景點涌現。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保持30%以上增長,居全省前列,2018年完成旅游項目投資額71.75億元,位居全省之首。
爆發:三大看點一起“引爆”
歷經三年積蓄,荊州旅游終于開始爆發。華強方特、園博園、楚王車馬陣成為今年三大引爆點。
紀南文旅區是荊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主戰場,方圓近200平方公里的生態文化新城建設如火如荼,蔚為壯觀。楚都大道東北,“荊州方特東方神畫”大型廣告牌已高高掛起,一座座造型獨特的建筑面世……作為全省單體投資最大的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方特游樂園建設現場讓人振奮。
紀南文旅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馬萬介紹,荊州方特游樂園由深圳華強方特集團投資建設,是荊州·華夏歷史文化科技園一期項目,投資30億元。荊州·華夏歷史文化科技園總投資230億元,分四期建成。目前,荊州方特游樂園基本成型,“九州神韻”“熊出沒”“神州塔”等11個主題場館主體及裝飾工程已完成,園區內外環路全面貫通。這個被譽為“東方迪士尼”的主題園將成為楚文化與華夏歷史文化的重要展現平臺。
由楚都大道向北,跨過引江濟漢河,過廟湖,就是園博園建設現場。這里也是機械晝夜轟鳴,工人揮汗如雨。荊州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主任、園林博覽會籌辦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王統怡介紹,荊州今年9月舉辦我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項目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主場館“楚鳳”躍然眼前,43個展園正按“輝煌荊楚生態園博”主題同步建設。400多個日夜努力,造就方圓1550畝的風光旖旎。“北有兵馬俑,南有車馬陣”。作為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園分布最完整的楚國高等級貴族墓地,楚王車馬陣考古遺址公園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參觀。目前總投資2億元的景區二期工程正在建設,預計2020年全部竣工,屆時將呈現一個全新的楚文化展示景區。
荊州區八嶺山一條投資1.9億元的旅游快速通道——滬渝高速八嶺山互通進入建設尾聲,其出口連接線與荊當旅游一級公路平交,直達楚王車馬陣景區。項目建成后,改善滬渝高速路網骨架體系,打通荊州文化旅游區通行滬渝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讓游客到荊州景區更方便,打通荊州旅游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后勁:在建旅游項目總投資500億元
從城區到各縣市區,荊州處處可見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熱潮。王慶介紹,荊州全市共有57個文化旅游重點項目正在建設,在建項目總投資近500億元。
3月18日,投資10億元的“荊街”動工,將在荊州古城護城河畔建成荊州版的“清明上河園”;3月29日,投資55億元的洈水運動休閑小鎮開工奠基,將成為全國“山水生態資源最頂級、戶外運動體驗最豐富、度假旅游配套最舒適”的文旅小鎮;4月10日,投資75億元的荊楚歲時灣項目落戶紀南文旅區,將打造成中國節氣文化朝覲圣地、華中文旅新地標。
荊州區投資20億元的非遺工匠小鎮,將建成中國漆文化傳承發展聚集地;沙市區投資13.5億元的沙市記憶文博園將成為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新標桿;洪湖183.89公里的環湖綠道正在建設;石首依托麋鹿和白鰭豚兩張國家級生態名片打造長江生態旅游示范區……“今年3月,市政府印發推進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23條措施,列出系列建設清單,推動荊州旅游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旅游投資位居全省前列。”王慶介紹,清單包括關公義園二期、楚王車馬陣二期、環古城亮化工程……按照規劃,今年荊州力爭實現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10億元、年接待游客5000萬人次目標。
荊州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用大項目、好項目書寫荊州文化旅游發展新篇章,打造中國荊楚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