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5月26日,記者跟隨城際交流活動報道組來到荊州,踏步古道,遠眺長江,領略千年古城的風采。

觀音磯留下了98年長江歷史最高的水位線和54年荊江分洪水位線的史跡刻痕

萬壽寶塔
伴著雨后晴空,記者團相繼探訪古城、萬壽園、關公義園等景點。“作為’楚國故都,三國名城’的荊州城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20代楚王在此建都411年,創造了楚文化。”當地講解員介紹到,“始建于三國時期的荊州古城墻,被譽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萬壽園是集文物古跡、長江防洪史跡為一體的名勝景區。園中有塔底低于地面約七米的萬壽寶塔,還有頂承江流,維護荊堤的觀音磯,巧奪天工的特色建筑引得隨行記者連連贊嘆。

關公圣像
古城不僅有古代建筑,更有無數歷史人物,關羽就是其中一位。荊州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關公義園位于荊州古城東南側,義園的核心景觀“關公圣像”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青銅雕像,這尊圣像整體高度58米,總量5000余噸。
據了解,荊州地處江漢平原腹地,交通便利,產業完備,正全面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加快打造長江大保護荊州示范帶,努力打造萬里長江,美在荊江新畫卷。(記者 皮亞捷 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