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荊州市推進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全市計劃推動全市旅游綜合評價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旅游投資穩居全省第一位次;
旅游綜合收入增幅達到30%(綜合收入達到410億元),人均消費增長30%(人均達到820元);
年接待游客5000萬人次,新增A級景區5家(其中4A景區2家,即洪湖紅色江灘、荊州海洋世界;3A景區3家,即楚國八百年城市主題公園、卸甲坪曲尺河溫泉度假邨、石首桃花山生態園)。
“方案”針對目標任務提出6大措施。
9月,華夏園、園博園開放,加快大觀園、環長湖公園建設
爭先進位,提升影響。全力推進紀南文旅區建設,確保華夏歷史文化科技園、園博園按期建成開園,加快建設荊楚文化大觀園、環長湖濕地公園等重點項目。時間節點:2019年9月;
統籌規劃,完善配套。對全市景區尤其是中心城區主要景區交通指示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為游客出行提供醒目引導。時間節點:2019年5月;
用線路串聯中心城區所有景區,方便游客自由出行。提升農村客運線路,開通城郊旅游專線。時間節點:2019年5月;
建設中心城區與主要景點配套的停車場,規劃選址。荊州旅游集散中心推進前期工作,加快環長湖、環洪湖、石首天鵝洲、江陵藍星洲、松滋卸甲坪到洈水等旅游公路建設。時間節點:2019年12月;
豐富、完善荊州智慧旅游平臺,整合旅游要素、信息資源,提升我市旅游信息化發展水平。時間節點:2020年12月;
深入推進全市導游隊伍建設,在荊州相關院校開設導游專業,建立健全便利化、多元化、規范化的導游執業體系,力爭2019年新增導游人員100名。時間節點:2019年12月。
8月底,點亮古城仲宣樓至朝宗樓段,扮靚賓陽樓、朝宗樓

美化環境,營造氛圍。規范出租車管理。開展潔凈城市運動。重點治理好旅游精品線路及周邊城鄉面貌,切實提升荊州旅游美譽度。時間節點:5月底前;
有徹底改觀并長期堅持:在中心城區主要道路和人流密集場所布置園林景觀,使城市與園林相融合,提升荊州城市魅力。時間節點:6月底前;
分段啟動城墻亮化工程:8月底前點亮仲宣樓至朝宗樓段,重點妝扮賓陽樓和朝宗樓。城墻環通項目批復后,全面實施環古城亮化工程。結合迎接建國七十周年,規劃和實施中心城區亮化工程。時間節點:2019年9月底前。
以“兩園”開園為契機,在漢宜高鐵荊州境內沿線精心策劃“荊州第一印象”,激發新老游客來荊州旅游的興趣;在荊州園博園試運營期間,開展荊州市民免費游覽園博園活動;9月—10月,集中推出一批有影響的節慶活動。從2020年開始,力爭每月開展一次有影響的活動;
5月,打造5條高檔次飲食街區讓“荊味”飄香

豐富業態,優化供給。荊州要加快關公義園項目二期、荊街項目建設進度。統籌開展楚王車馬陣景區建設、考古發掘和展示工作,策劃荊州博物館高質量臨時展覽,強化海洋世界、海洋館周邊配套服務,重點做好游客通達性和停車等要素保障工作。
同時,荊州要加大洪湖瞿家灣、監利周老嘴、江陵紅軍街等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力度。爭取將洪湖列入紅色旅游重點景區、重點線路予以推介。整合全市紅色文化資源,統一規劃設計紅色旅游線路。開展2019年“紅色文化旅游研學年”活動;抓住八嶺山互通開放的重大機遇,沿荊當旅游公路布局開發鄉村觀光、農事體驗、森林氧吧、趣味賽事等體驗性、互動性強的旅游產品,大力發展高等級農家樂和精品民宿,持續舉辦農民豐收節等活動;設計5條以上暢游荊州的精品旅游線路,每條線路賦予不同的主題和內涵。精心策劃一批旅游攻略,增強游客的體驗感、獲得感和認同感;整合政府、部門和旅游企業資源,突出楚文化、三國文化、水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民俗和景區特色,開發一批富有荊州特色的文創產品;精心策劃、全面推介“荊州味道”,重點打造5條檔次較高的飲食街區,讓“荊州味道”成為游客留在荊州再游荊州的理由。時間節點:5月底前。
另外,全力爭取荊州古城5A創建拿到“入場券”。爭取“關圣史跡”2020年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督促和指導相關縣(市、區)和旅游企業開展旅游質量等級創建活動,包括國家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省級旅游度假區,旅游名鎮名村名街,A級景區,A級旅行社,星級飯店等。